逢敌“亮剑” 纺企应对汇率变化四重法宝
规避汇率风险手段之三:本币结算
用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升值风险,减少货币兑换成本,但困难是推广面有限,尤其是欧美客户普遍不接受这种结算方式。
企业适当提价以弥补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是合理的,但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我国具有较大出口议价优势的产品上使用。
在外贸形势不好,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时,规避汇率风险就成了出口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图为某展览会上外贸企业正在接待外商。
飞马公司:艰难的人民币结算
万和集团:新价格联动机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升值停了下来。2010年6月19日,中国第二次汇改启动后,人民币汇率重拾升势。
历史是否会重演?5年前,中国第一次启动汇改,3年间人民币持续升值20%;而2010年重启的第二次汇改,截至目前人民币也小幅升值0.7%。
不过,从这一个月的表现看,人民币并未出现第一次汇改2005~2008年那样的单边升值的强劲走势。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6.7718,最低6.8275,形成双向波动走势。
然而与枯燥的汇率数字相比,企业更关心的是汇率对利润的影响。近期,记者就人民币升值问题调查采访时发现,出口企业普遍认为人民币下半年持续升值是大概率事件,并认定会渐进式走高。坊间估计人民币升值幅度大约在3%~5%。
无疑,人民币升值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出口企业的“心腹大患”。
年初,在中国有关部委的带头下,相关行业商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人民币在短期内若升值3%,中国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50%;再看纺织行业,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会减少1%,而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也只有3%~5%。
进入2010年,一片形势大好的外贸行情此刻正在逆转,出口企业由上半年的乐观转向下半年的悲观。中山东菱威力制冷电器公司总监卢晓红认为:“2010年上半年,公司一般能接到两个月的外销订单,但下半年只能接到一个月的外销订单,现在海外客户明显又不敢下订单了。”商务部也预计全年外贸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在外贸形势不好,而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时——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约57%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规避汇率风险就成了出口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小型出口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对于他们来说,转型升级、增强实力才是发展的硬道理。然而,有没有什么短期制胜的方法,能在人民币升值时,为中小型出口企业赢得调整的时间?请看本专题中先行企业的智慧应对之策。
作为上海纺织业数一数二的外贸公司,飞马公司是2009年第一批试点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的企业。飞马公司很欢迎用人民币结算,因为这样可以规避升值风险,减少中间汇兑环节,节省大量交易费用。一般情况下,兑换风险成本大概占贸易额的2%以上。此外,通过银行结汇,企业要给银行支付不菲的手续费,而如果用人民币直接进行结算,可以节省这块成本。
不过,人民币结算也不是企业想采用就可以采用的,也要看客户的配合程序。飞马公司目前只有15%的外贸业务使用人民币结算,交易方大多为香港客户,大部分业务还是用美元结算。“目前扩大不了人民币结算的推广面,欧美客户不接受人民币结算。”茅霞华介绍。来自央行的数据也显示,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一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在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业务中,两地合计占比88%。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7月19日曾透露,2010年初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已经达到706亿元。以广东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最多的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为例,截至2010年6月底,已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超过70亿元,其产品涵盖汇款、托收、信用证、融资和NRA账户等多个品种。
人民币开始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对于人民币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这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的征程由此启动。虽是知易行难,到底也是零的突破。
中央大力推广人民币结算,在2009年上海、广东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6月22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内地区扩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一些出口企业对此兴趣并不高。这项业务的开展有一个约束条件——双方都要有人民币。但是外方从中国市场进口,人民币在海外又没有离岸市场,海外客户手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民币,做不了这项业务。
“推动有困难。”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绪告诉记者:“我们曾跟客户谈人民币结算,但客户不积极,国外还不太认可人民币结算,我们想推动也没用。”
提价,要冒着客户流失的风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