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平平稳稳 黄河口上种棉人 (图)
因为土地面积大,种棉花又特别费时费力,本地的劳动力显然不够,近年间陆续吸引了大量外县、外省的农户举家来到这里包地种棉。他们或夫妻搭手、或亲友合伙住进窝棚,一年间从年初整地到深秋入冬,起居生活无不远离当地村镇,最远的甚至接近50公里。
于是,一栋栋地头搭就的低矮窝棚,成为他们大半年朝夕相依的家,数千人各自以家庭、亲友为生产组合,数百上千亩地开荒租地种棉花。经年复始之间,在广袤的黄河入海口上构成了独特的跨省、跨县种棉花现象。其间种种艰辛不易,少有人能够长年坚持,鲜为外界清晰知晓。
生活长年累月住窝棚
找寻他们很容易,出县城往东20公里,大路小道沿途两侧都是白嘟嘟争相绽蕾的棉田,地头每每相隔不远,就是一户种棉人的窝棚之家;白天见到他们不容易,窝棚里总是空空荡荡,主人大都隐没在长长的棉垄间忙作。10月14日,在黄河口镇一片窝棚相间的棉田,记者沿着地头走了长长一段机耕小路,接连推开四五家房门虚掩的窝棚,终于在一个红头巾裹面、名叫黄鸾的采棉妇女帮助下,让人喊来一家窝棚的男主人张华,邀我坐进了他“家”。
张华的老家在江苏连云港市的赣榆县农村,交谈中能明显感觉到他对异乡的熟悉、对家乡的思念。他说,黄河入海口周边几个县有很多他们这样的种棉人。而到垦利县租地种棉的外地人中,连云港的农民最多,来的年头也最早。他就是2002年过来的头一拨外来种棉人中的一个。先是单帮一人跟着老乡亲友合伙种棉,再而投进个人积蓄加上从老家借贷,夫妻二人一起离乡租地种棉。“我们刚来的时候,这方圆几十里地都是不长庄稼的盐碱荒地,是我们把这里从一块块荒地开垦成高产棉田的。当时本地的农民大多只会种高粱、豆子,现在他们种棉花还是从我们这里学的呢。前前后后,光我自己就种过六七块地,每一块地都有上百亩。侍弄出一块好地,二三年人家就收回去,我们就再包块荒地从头开始。”
“你是头一个到我们这小窝棚里的记者,抽烟。”张华的烟很勤,对人很热情,后来接触到的棉农也多是如此,细细想来可能与长期野外独处,生活太孤寂有关。趁张华说话的间隙,我扫量了一下窝棚陈设:半圆柱体的窝棚,最高处两米左右,内罩薄膜、外覆苇草,顶多算是个简易的温室大棚。床铺上四处摊卷着被褥,棚顶挂着没洗过的衣物,进门靠右一口柴锅土灶,铁锅里干巴锈涩,锅沿还粘着一圈早饭的粥痕,锅台上挤满了碟碗瓢瓶。和村舍人家相比,这里该有的真是什么都没有。
坐在占去窝棚1/3面积的板搭铺前,张华告诉我,像他这样住着窝棚种棉花的人家,夜晚照明不是油灯就是蜡烛,从来没用上过电,吃水只能到远远的村子里,灌满大塑料桶往回拉,日常生活用品则要骑摩托到50里外的镇上集市置办,路太远天天谁也跑不起,一买就必须买够一个集日的。
正说着门外一阵摩托车响,老乡马志民赶集回来了,进屋先把一兜生鸡块倒进塑料盆子,然后搬柴刷锅准备做饭。张华说:“今天亲戚、朋友们都过来帮忙摘棉花,中午的伙食得改善改善。”听完我的来意,马志民撂下手中柴火,也坐下聊起来。
“要不是家里地少,谁愿意放着老家通水通电还能烧暖气的大瓦房不住,奔这人影都难见的荒郊野外?”断断续续地,他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告诉我,附近像他们一样住窝棚的有100多人、好几十家。每年他们都是2月底或3月初就要住进窝棚,那时可冷了,地还上着冻,窝棚里最暖和的时候才七八度。到了盛夏季节,窝棚又会变成个闷罐,里面比室外高出10多度,热得进不去人。在外边乘凉?更不敢了,这里沟渠多、荒草茂密,蚊子凶得不得了,不分白天晚上,一团团地踪着让人睁不开眼,抬手一抄能攥死好几个。要是赶上雨大,那就更惨了,8月初这里接连几天下大雨,地里的积水一个劲地往屋里流,地上的瓶瓶罐罐、板凳鞋子都在满屋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