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缫丝开启产业之门 科技兴纺屡创经济奇迹
浮城绘
新时代的桃源梦
我从不排斥内心迂腐的一面,譬如对男耕女织、青山绿水的桃源之境的向往,吃着自家田地出产的菜肴,穿着桑麻织成的衣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悠哉游哉,尽享生命静好。这当然只是一个梦,一个永恒的桃源梦。
广东有桃源胜景的地方不在少数,比如西樵简村。这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村庄,它有着岭南水乡的风貌,亦有着紧跟时代脉搏的发展之旅,正是在这里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缫丝厂被哺育,而这也可谓一个源头,一百多年后,“中国面料名镇”之称号花落西樵。桃源之境与经济领域的著名村镇合二为一,冲突吗?当然不。
在一般人的思维中,商业时代必然伴随着农耕文明的消亡。这显然是狭隘之思。在欧洲,最传统的文明与最先进的文明往往都能相融相生,在中国又何尝不可以?以服装面料而言,最有价值、最昂贵的面料几乎都是手工制作的产物,手工制作便是农耕文明之景。享受田园风光与享受物质之赐从来都不是必然相克的,最古老的田园亦可以催生最潮流的经济产品。
“文明”二字,拥有无限的空间,拥有超乎想象的包容能力,以现代之狭隘的商业思维怀疑传统存在的必要性,是不成立的。人类从远古洪荒走入今时今日,各种文明现象都仍若隐若现地存于当世,并没有因为“进化”而抛弃全部的过去。由是而言,也许西樵简村可成为此一现象的代言人。
也许我可以稍稍修正自己的迂腐。我仍然可以身处趋近于桃源之境的领域,然而无需“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而是过着贴近时代潮流的日常生活。桃源之梦仍存,同时又不抛却时代的恩赐,此等美好,那就不在古人所思范围内了。
第一访谈
变身销售中心是总部经济关键
访谈人:陈树彬佛山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佛山市樵利化纤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科技兴纺”促使行业重组洗牌
南都:有一种说法称西樵最大的纺织企业,在规模上也许只是江浙一带最小的一家。你以为呢?
陈树彬:改革开放后,西樵纺织业发展迅猛,但普遍存在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设备落后等问题。1998年后,在镇政府“科技兴纺”战略的推动下,行业开始重组洗牌,剩下了1200多家,但总产能每年都在提升。到2010年,剩下的纺织企业大概只有750家左右,但规模以上,即固定资产过亿的有五六十家。在江浙地区,纺织业大多是由集体企业改制而来,企业规模较大,西樵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甚至是家庭式的作坊发展起来的,在规模上比不上江浙一带也是必然的。
南都:西樵的纺织企业与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相比,有什么优势?
陈树彬:相对国内其他纺织服装大省和名镇,西樵纺织面料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等优势。西樵原来的国营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或倒闭或解散了。后来,为了提高竞争力,我们先后成立了轻纺城布料工艺制版公司和南方创新中心,在业内率先运用计算机进行新原料、新品种、新工艺的开发,并开始注重产学研的联合。
我以为,现在不再是拼产量的年代了,过去传统的加工业中,企业一般以生产为主。现在对布料的时尚性和物理性质量,譬如耐磨度、色牢度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其实,西樵的纺织业这些年走的都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战略,主打国内市场。
目前不适合大投入扩建工厂
南都:佛山的其他一些专业镇,近年来提出要延伸产业链,争取终端消费市场,西樵纺织没想过往终端这方面发展吗?
陈树彬: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有传统、有聚集,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沉淀才能发展起来。现在,西樵的纺织业能做到下游认可,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已经算很成功的了。产业链要延伸,企业的投入势必要扩大,目前于西樵的企业来说,很难有时间、资金去完善这一块。
南都:那你觉得西樵的纺织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陈树彬:过去十年,我们的重点是抓人才抓技术,但在市场功能这一块却有所欠缺。上世纪80年代棚架结构的南方化纤布匹批发市场,可是人山人海的。而后来,我们虽然建立了西樵轻纺城,但我们在成长别人也在成长。现在的广州中大、大沥盐步的布匹集散,在我们之后都兴起来了。这些年看到乐从家具市场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建立总部经济,不是建立了大楼就是总部,发展成为销售中心才是关键。我觉得,在目前制造业普遍过剩的前提下,实在不适合大投入扩建工厂,应着力投入人才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