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缫丝开启产业之门 科技兴纺屡创经济奇迹
记者手记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香港电视剧要展现明清或是民国时期的工业背景时,纺织业是最常见的一个布景。譬如,在以佛山为背景的《苗翠花》里,富商方德与英国大使罗伯特打赌,比的是国布和洋布哪种更坚韧、更轻盈、更精巧。结果,以国布惨败告终,方德也开始引入英国织布机器。不过,陈启沅就没这么幸运了。据称,在1872-1883年间,“继昌隆”经历了三次风波,最后他绝望迁厂澳门。而三年后,工厂解禁,他再一次把工厂迁回家乡。但这一次他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脚踩式缫丝机,供手缫工人居家使用,这也在一度程度上缓和了机缫手缫的矛盾,如今,走在简村古朴的石桥上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与大自然的节奏同步的时代。鱼与熊掌,能不能兼得呢?
旁论
船小好调头西樵中小型企业存在优势
与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相比,西樵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的企业,但规模小,也符合了当下纺织品的流行周期,现在每个品种的纺织品的流行周期大概只有1周。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普遍存在贷款,外销的比例也比较大,国际市场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企业很容易受到牵连。但西樵的纺织企业由于以自有资金为主,不盲目扩张,银行负债率低,所以不但未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还获得了一定增长。
目前西樵的纺织业形成了从原料、织造、染整、服装到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较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但与国内同类先进产业集群相比,西樵纺织产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是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家庭式经营和管理;其次是距离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洽淡、接单、网上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档次专业市场还有一定差距。
前尘往事
陈启沅破“鸡米酒”陋俗
讲述人:曾令华,西樵镇政府工作人员
当时在南海、顺德农村有个习俗,女子嫁后不“落家”,即新娘新婚三天后,即回娘家居住,逢年过节才回夫家住一二天,直到怀孕了才“落家”。“落家”时都要摆一席酒宴,叫做“鸡米酒”。这就苦了贫苦家庭。陈启沅从本家做起,凡是从他父亲起所衍生的后人,落家时一律不搞“鸡米酒”。这样一来,乡里目睹富甲一乡的陈启沅尚且不摆鸡米酒,从此不但不敢非议,而且都争相效仿了。
南海丝厂还保留着缫丝机
讲述人:土佬,58岁,佛山人
种桑养蚕曾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道独特风景,产品出口欧美深受西方人喜爱。上世纪70年代后,桑业种植逐渐转移,加上经济发展使陶瓷等工业成为后起之秀,如今珠江三角洲只剩下一家缫丝厂———南海丝厂。现在的南海丝厂就在西樵镇,是佛山市科协在工业企业里建立的第一个科普基地。丝厂保留的缫丝机,是陈启沅发明的机器,是最原始的缫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