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缫丝开启产业之门 科技兴纺屡创经济奇迹
生意社11月25日讯 1873年,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在家乡南海西樵简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开启了西樵近代纺织第一页。2000年,西樵镇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西樵面料”的集体商标,让产自西樵的面料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现在的西樵是继浙江绍兴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2003年西樵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花花公子、啄木鸟、雅戈尔、红豆、杉杉等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已经把面料货源长期锁定在西樵。
原景重现
2010年11月,西樵,简村。顺着河涌边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两岸树影婆娑,掩映着一栋栋青砖瓦房,居民依河而居,好一幅“渔歌晚唱”的画景。其实,这么一个水网蜿蜒“环抱”依稀可见昔日岭南水乡风貌的“世外桃源”,曾经哺育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缫丝厂,开启了西樵近代纺织的第一页。
“继昌隆”揭开西樵近代纺织序幕
1872年,西樵简村的陈启沅在这里开办了继昌隆蒸汽缫丝厂。其实,缫丝在南海算不得什么新奇的东西。根据彭泽益编著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当时的南海和它的邻县顺德、三水、新会等地,是广东手工缫丝的传统地区。这个地区的农民,世代以缫丝为副业。不过,陈启沅的工厂并非昔日的家庭小作坊,而是房顶上耸着个冒烟的大烟囱、几百人同时开工、轰轰作响的蒸汽缫丝厂。
在西樵简村,说起陈启沅的故事,村民如数家珍。“他1834年就出生在简村,十六七岁时,曾两次参与‘童子试’均未考上,父亲去世后,便放弃了‘科举取仕’的打算,1954年,随着兄长到了安南(今越南)谋生,后又到泰国、缅甸等地。1872年,陈启沅凭着所学知识亲手设计了两套机器图样。“继昌隆”就这样诞生了。
在随后的十年里,继昌隆的经营困难重重,比如有乡亲认为工厂的烟囱坏了风水,男女同工有伤风化,但陈启沅却坚决地改变着这个行业的加工模式。“继昌隆成立之后,新式缫丝工业在珠三角迅速发展。在继昌隆成立的第二年,机器缫丝就采行于顺德和广州。”(见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到1901年,广东缫丝业全部改为机器,拥有10万余工人。到20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机器缫丝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