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品牌得失背后的行业趋势
生意社12月31日讯 成功是成功者的里程碑;失败是失败者的墓志铭。在被人们定义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2010年中,我们虽不能妄下定语,肯定哪些企业最终顺利走进安全地带,但却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向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找新的突破。
184天的世博大考
在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上,中国商人送去的包装简陋的湖丝以极高的品质得到金奖。随后,这种“荣记湖丝”不但声名大振,还获得了免检出口英国的资格,巨额国际贸易由此展开。
通过奥运会的历练和学习,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学会了充分借助世博这个平台,把看家绝活展示给世界。3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获得世博会特许经营资格,涵盖了服装、饰品、帽品、家用纺织品等。
依据上海世博会的营销计划,合作伙伴分为三个等级:全球合作伙伴、高级赞助商、项目赞助商。作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高级赞助商,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世傲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世博特许经营领域最重要的两家眼球企业。
名不见经传的上海新世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及相关行业的20家民营企业共同组建的。在世博特许经营竞争上,新世傲走的是联合营销的路数。新世傲董事长朱政平分析,组成新世傲的是20余家资质不错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单个分头作战有个性、有特色,能活跃、丰富市场,但往往因实力有限,难以承接大项目,只有抱在一起才能共同分享世博这块大蛋糕。
本届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馆由10家民营企业组成,他们均为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美特斯邦威作为服饰行业的代表位列其中。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成建在谈到参与世博会的初衷时说:“参加世博会民企馆的建设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出于对当下形势的期望,期望美特斯·邦威有机会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期待能更好地为中国服装行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份子。”
美特斯·邦威不仅是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活力矩阵”的重要参建和参展单位,还是世博会特许产品的生产商和零售商,开发世博主题相关产品,在全国主要旗舰店进行销售。此外,美特斯·邦威还为世博民企馆工作人员、浦东新区世博志愿者等提供了专用服装,并制作媒体专用服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上海总部和南北东西各个区域汇总回来的信息显示,我们每天都会接上千例的咨询加盟事宜的电话,和日均接待近百位的参观考察的投资商。”美特斯·邦威上海总部负责加盟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也让周成建的“我们要做全球裁缝”的梦想离现实更进一步。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参与世博,不仅仅是看重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世博了解世界纺织服装的最新动态,在更高的科技层面与世界纺织服装同行交会、碰撞。通过这184天的实战演习,本土的服饰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找准关键点发力?面对耗期长、诉求难实现的困扰,又该如何选择更有针对性、更巧妙的创意和办法?又将选择什么样的媒介更适合做传播载体?都成为企业家们在今后重大事件营销中更需考虑的问题。
用工荒是常态还是暂时
2010年春节刚过,新一轮的企业用工荒再度出现。企业扎堆抢人,工厂加薪吸引民工,甚至连老板都开着豪华车来招工……这也是近来,珠三角等制造业加工地区的另一番景象。
今年30岁的刘德明在广东中山一家制衣厂已经工作了6年,来到广东打工也已经12年了。12年间,他的工资从最初的800元涨到现在2000多元。但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户口、住房以及孩子上学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一个人在这儿,长期不能和家人在一起,还是很艰难的。”他说。
一位深圳企业家在试遍“抢人”招数后,感叹连连,最让他不解的是,以往提高工资或者多开点加班费就可以临时拉到不少人,如今基本无效。而用工荒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正源自于企业主这种“不解”背后的另一变局——劳动力结构的演变。
从表面上看,经济回暖、订单回升是此次招工难的导火索,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人口红利的减退已成为一种必然。然而,恰恰也是用工荒的困扰,让更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关心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在2010年中,机电一体化高新设备缝制设备销量的大增,也为本土缝制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