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时间换空间 等待僵局打破
经过2月中旬至5月中旬幅度达30%的趋势性波段式下跌后,目前期棉在24000—26000元/吨之间展开了区间整理。同时,市场关注度空前集中,持仓量日内大幅增减,成交活跃,其中5月10日单个合约(CF1109)成交量达到320余万手,市场持仓量当日累计67万余手,均创下纪录。
在阶段性技术低位整理的必要性
期棉自5月5日至今在低位区间陷入技术性调整整理,无论是从技术面角度考虑,还是短暂的基本面陷入真空,均有其必要性。
技术角度来看,24100点上方附近,不仅是2月中旬以来调整关键价位,同时也是去年11月份第一轮调整的重要节点附近。未来无论是构筑M头的颈线附近还是构筑双底的底部,均有整理的需要,同时从市场交易心理来看,经过了长达30%的调整后,市场需要消化下跌的动能。
基本面角度来看,自今年3月初,国内下游棉纺织行业产成品库存不断累积、限产停产局面加剧,进而引发棉花现货价格不断走低。棉花价格由30000元/吨之上跌落至目前24000元/吨附近,下游纱布价格出现不断降价促销的局面,32S纱由40000上方附近降至目前的35000元/吨附近,暂时出现了企稳局面,这从山东某代表性纺企的棉花采购价格也可以看出。自5月6日该大型纺织企业皮棉采购报价调低至23500元/吨(标准级皮棉)以来,该指标性企业的调价行为暂时结束。
“破局”因素似乎已在酝酿中
在目前短暂的区间振荡行情中,以“时间换空间”,下游消费状况如何变化、新棉种植生长变化以及年度末期资源供需的矛盾变化等,可能成为多空双方争夺的筹码,最终引发行情破局,接下来应密切关注。
首先,下游消费状况如何变化。尽管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棉花现货、纱、布价格暂时止跌,同时企业普遍低价亏本销售,但却始终未换来销量的放大,产业链各方在痛苦中焦急等待。因为在年度末可能面临农发行进一步催贷,新花未来上市日期逐步临近,以及下游接单旺季逐渐过去,后期棉价一旦再次走低,必将是恐慌性的杀跌行为,同时也可能是诱发棉价进一步下跌的关键因素。
其次,新棉种植生长变化。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当周,美棉种植率达42%,而前一周为26%,进度较之前明显加快,去年同期为46%,五年均值为44%。国内方面,截至5月上旬,我国新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处于出苗至第三真叶期。除湖北、安徽棉区外,大部地区出现入春以来最大范围降雨,使得北方旱区前期持续的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农田土壤墒情改善。苗情方面,目前新花生长状况可能是近三年来最好的一年,同时新疆播种面积增长有望超过10%,远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接下来就看其长势状况了。
另外,从最新USDA月度报告预估来看,5月11日的报告如预期调低美国出口量,调增美国及全球期末库存,中国进口量调减32万吨至293万吨。不过中国产量数据调增,消费数据未做调整,与预期出现很大偏差,预计更多是考虑到中国棉花的年度大平衡因素。在首次预估的新年度(2011/2012年度)方面,全球产量调增至历史纪录2715万吨,令全球期末库存增加,供应紧张情况预计将有所缓解。
最后,年度末资源的供需矛盾分析。就近期国内棉纺织企业限产、停产增多,以及4月份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棉布产量同比及环比均出现下降,4月份纱产量环比亦出现缩减等来看,笔者认为新旧年度间谈论棉花缺口的意义已经不大,即便各方预期的高等级资源紧缺的矛盾,目前也需要重新审视,不可过分依靠静态的看法。
结论
因此,在目前棉花市场缺乏明确指引的背景下,5月16日外盘再次传出国际某大棉商可能取消其ICE期棉注册仓单,从而令7月可交割的登记库存不足的争议再起,令棉花市场“惊起一片涟漪”,7月合约涨停报收,炒作逼仓的概念若隐若现。笔者认为,这种炒作难成气候。同时,中国下游纺织企业的库存艰难消化,企业限停产大量存在,中国棉花价格若要跟随,同样是难之又难。笔者大胆预测,即使跟涨,也更多是市场的资金炒作而已,最终上涨幅度能有多高,让人生疑。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在目前期货市场资金普遍关注棉花的情况下,不应过于频繁地进出操作,多关注上述几个因素的变化,破局之日,才是入市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