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合资样板纺织厂45年荣衰:陷劳资矛盾多年
一年多之前,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郊外的友谊纺织厂印染车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一线工人姆盖亚(Mgeya)还要在外兼职屠宰工作才能养活他的家人,即便这样,他和妻子,以及四个孩子的生活依然过得紧巴巴。
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厂,1968年在坦桑尼亚投产,既是中国第一批援非项目样板,也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对外援助项目市场化改革样板,数十年来,它历经繁荣、改制、困顿多个时期,如今又如何?
2011年10月~12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完中国对外援助最大项目坦赞铁路的同时(参见本报2012年8月~9月《重走坦赞铁路》专题),也深入探访了友谊纺织厂。
而伴随着2013年3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非之行始于坦桑尼亚,以及昨日发表的中坦联合公报,中国企业向非洲“走出去”又进入一个新时期。无疑,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西方文化、管理制度多年碰撞的友谊纺织厂的多年变迁,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未来有着更为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友谊纺织厂溯源
坐落在印度洋西岸一个小海湾里的达累斯萨拉姆,曾是坦桑尼亚首都,迁都后仍是事实上的首都。沿着莫罗戈罗大道,在距离市中心约7公里的地方,出现了成群的上世纪70年代的中式建筑。
青砖瓦,灰色小楼,镂空墙面,仿佛回到从前的中国。这就是友谊纺织厂。
1965年,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来到北京,请求中国为坦桑尼亚建一家纺织厂。当时,中国外交正在大力开拓非洲,答应了尼雷尔。在中国的7000多万元无息贷款支持下,纺织厂在达累斯萨拉姆市郊建成,命名为“友谊纺织厂”。
1968年,友谊纺织厂投产,机修工赛伊迪(Saidi)自称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厂里工作,亲历了这个老厂的起起伏伏。
作为坦桑尼亚曾经的五大重点国营企业之一,投产后,友谊纺织厂由当地人负责运营,中国人提供指导和技术改造,但不参与管理。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中国援助非洲的样板工程。
但是,上世纪80年代,友谊纺织厂陷入了困境。截至1992年,友谊纺织厂累计亏损1000多万美元,濒临停产。时任印染车间副主任的里姆比里(G. Limbili)就在这时候提前退休回乡。
当本报记者在坦桑尼亚南部的一个小村庄见到里姆比里时,他已经是一位七旬老人了。据他回忆,他当初选择在友谊纺织厂工作,就是看到中国师傅帮助管理,使厂子效益很好。但是,后来中国人逐渐走了,当地人管理不好,态度“懒惰”,“没有遵循中国人制定的规章制度”。1992年,他看到厂子基本停产,也就回乡了。
1992年,恰好也是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里程碑,此后的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一次访问,则直接推动了友谊纺织厂的改制。友谊纺织厂的大门前,用英文写着公司全称——“坦桑尼亚-中国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以及门房顶上写着“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科学管理方法兴厂”蓝色标语牌,都见证了当年改制的历史。
据友谊纺织厂档案案资料,1995年7月21日,沉寂三年的友谊纺织厂重新热闹起来。上午10点45分,朱镕基的车队到达。在视察了中国为厂子提供的新设备后,他主动提出要发表讲话,并谈了他对友谊纺织厂现状的看法。
朱镕基的方法是搞合资。他提出将友谊纺织厂改造为中坦合资企业,并把管理权抓在中方手里。他还要把友谊纺织厂树为对非援助改革的样板。
当时,江苏省常州市纺织工业局(因该局后来变动,下称“常州方面”)恰好在友谊纺织厂进行技术改造,朱镕基在慰问中方专家的时候,当即点名让常州方面接手友谊纺织厂。
1996年,中坦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开始运转。中方将7000多万元无息贷款转为51%股份,由常州方面派出董事长并任命总经理;坦方持股49%,由财政部派出董事,副总经理也由坦方人士担任。
巴拉扎(Baraza)就是在这样的股权安排下成为友谊纺织厂副总经理。当时,他在隔壁的乌蓬戈纺织厂当总经理,而当本报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他时,他已年逾花甲。也是这样,原先的国营企业,被改制成市场化经营的合资公司。中方接手管理,使友谊纺织厂避免了倒闭,直至今天。
截至2012年,改制后的友谊纺织厂生产布匹超过1亿米,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坦桑尼亚先令(下称“先令”)。友谊纺织厂出产的花布因质量可靠,大多数时间供不应求,目前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约为10%。以主力产品康噶为例,市价从2006年的约600先令/米一路涨到2011年的约2300先令/米,仍然不愁销路。
友谊纺织厂也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十多年来,公司给坦政府上缴税费超过200亿先令,这在贫穷的坦桑尼亚已是缴税大户。公司付给员工工资及福利超过200亿先令,提供就业最多时约2000人。
友谊纺织厂最大的成绩还不是以上这些有形的资产,而是无形的价值。目前,友谊纺织厂是自1995年实施对外援助市场化改革以来唯一尚存的海外纺织企业。与友谊纺织厂同期建立、同期改制的赞比亚姆隆古希纺织厂已经倒闭;记者前往探访时,厂区大门紧闭,杂草丛生。
计划与市场
改制后的友谊纺织厂虽然起死回生,但并未扭亏为盈,而是遇到了更大的麻烦。除了改制后第一年实现盈利外,公司连年亏损。
2007年到2011年,友谊纺织厂每年亏损15亿到25亿先令不等。2011年,公司因棉花(20275,135.00,0.67%)(纺织业主要原料)供应不上而停产数月,一度到了停产边缘;2012年,公司继续亏损。十几年来,公司累计亏损近200亿先令,按当期汇率计算已超过股本金。
另据一家中国国内事务所的审计,目前友谊纺织厂资产总额约260亿先令,负债约300亿先令,负债率高达115%,已经资不抵债。净资产约为负40亿先令,说明这家企业正在负债经营,主要依靠长期贷款(且免付利息)勉强维持。
而按照一家当地咨询公司的统计口径,友谊纺织厂扣除折旧后的账面资产约340亿先令。即便按此口径,负债率也很高。
一家产品备受市场青睐的公司,却连年亏损,负债经营,原因何在?
应当承认,市场化的大方向是对的。然而,友谊纺织厂随后的用工政策,直接为后来长期的劳资纠纷埋下了伏笔。
有当事人这样描述当初的情形:1996年,常州方面刚接手厂子,对老工人的情况不熟悉,也还是按照传统的国企方式处理用工问题。改制后的友谊纺织厂对老厂约2000名老工人采取了全盘包下来的政策,享有无限期固定工待遇。其中,包括病退人员、年老体弱人员和闹事群体。
而原本的用工计划只有1250人。这2000名老工人不仅远超用工计划,成为沉重负担,而且他们本身也成为友谊纺织厂的不稳定因素。
友谊纺织厂运转后,经营也并未完全市场化。例如,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坦桑尼亚政府,一直强调友谊纺织厂必须是纯粹的生产型企业,它并未发展第三产业和混业经营——而这本该是更赚钱的项目。
本报记者在坦政府各部门与友谊纺织厂之间的来往信函里、在董事会上坦政府代表的强烈言辞中,可以随处感受到这种市场与计划的激烈冲突,这也使得它在市场与计划中无所适从,为后来的长期困境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