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寿南:“弄潮儿”铸造民族品牌梦
生意社7月16日讯 见到苏寿南时,他正在鲁班路的办公室内奋笔疾书。退休后的他,似乎还像以前那样总是“停不下来”。家人的劝阻从来不起作用,“即使心脏内有8个支架也挡不住他每天跑到办公室‘上班’”。
所谓“办公室”,其实是苏寿南早年一家人住的约40平方米的老公寓。“上班”也是他的“自觉行动”。有企业需要咨询纺织工艺、公司并购等问题,老苏总是热情百倍。他说,“对纺织的那份情感难以割舍!”离开“三枪”已近8年,但谈及“三枪”,老苏难掩激动,“我一生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从13岁闯荡上海进入针织九厂当学徒工,到2005年从三枪集团总经理任上退休。整整53年,苏寿南将全部精力献给纺织事业,将所有情感倾注在“三枪”品牌上。
打响“三枪”第一枪
出生在苏州的苏寿南,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但人丁兴旺对穷人家并不是件好事。11岁那年,母亲一病不起,“母亲临终前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两年后,父亲也撒手人寰。为求生计,13岁的小寿南在三哥带领下,来到上海针织九厂前身——新陆针织厂当学徒工。从早到晚什么都干,且不拿工钱只吃“白饭”。师傅师兄们看他勤快懂事,将技艺悉数传授,18岁就当上了班长。1977年,是改变他人生的一年。是年,他被任命为针织九厂厂长。此时,改革春风开始涌动。
苏寿南觉得企业搞很多牌子,作用互相抵销,一个也成不了气候,必须创建品牌。为何选择“三枪”?苏寿南回忆说,“三枪”商标诞生在抗战烽火年代,由针织九厂前身的老板干庭辉创立,当时他在射击比赛中获得三连冠,为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在1937年使用“三枪”商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自此,针织九厂将最好的产品注入“三枪”品牌。
为了扩大“三枪”影响力,苏寿南甚至到处打广告,这在当年的国企中并不多见。有人说他是疯子,不愁销还打广告。然而,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涌来时,“三枪”的威力开始爆发,“三枪”任何一款产品出来,都是销售一空。
然而,危机渐渐袭来。国门打开,世界名牌内衣迅速占领市场。纺织国企纷纷陷入困境。苏寿南却认为,纺织行业危机中正孕育着“三枪”的机遇。拿下变革生死战
"要员工向外商和个体老板学习,树立''市场第一线''的观念"。苏寿南把副厂长和部门负责人组织起来跑马路、逛市场。"开始好多人说我不务正业,跑了几次后,观念变了",他说,围绕生产转,越转越死;围绕市场转,越转越活,品牌要靠广告扩大影响,但更要靠产品创新巩固市场。
柔暖棉毛衫裤,是载入"三枪"历史的一次创新尝试。提及此,老苏心潮澎湃。
1991年台湾同行来访,苏寿南得知其公司正生产一种新式棉毛外套,遂讨两件穿穿看。当"宝贝"从台湾寄过来,苏寿南郑重其事告诉家人"这两件衣服谁也不能动,我是要救厂的。"
第二天,他就组织设计人员研究解剖,将其材质特性改制成棉毛内衣,并在进口大圆机上试制成功。为降低成本,苏寿南带领技工日夜奋战,成功将进口大圆机功能嫁接到国产机,各项指标完全合格。1992年产品投入市场后,掀起一阵"三枪"风潮,当年柔暖系列盈利8000万元!
有人说,苏寿南是个冒险家。当时,为鼓励工人改造旧机,每改造一台奖励200元。如此大的激励当年在国有企业属首创。"我犯错误我负责,钱没进我口袋我也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