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服装发展遇寒流 抱团触电闯“三关”将获新生
症结3:设计师工人双缺
没有梧桐树,难请凤凰来。企业生存环境不佳,招贤纳士自然也困难重重。
易林表示,他曾以月薪3万加提成的优厚待遇,谈下一位深圳设计师。结果这位设计师到位于六公里的车间看过以后,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样的例子,朝天门上千家服装加工企业主几乎都遇到过。
另一个严峻现实是,除了高端人才,就连有经验的成衣工人,在重庆也是“稀缺货”。重庆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称,目前本地服装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至少是1/3。除前述原因外,本地人才培训跟不上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本地高校缺少服装系或服装学院,仅有一些中专、职校等培训机构开设有缝纫等专业,而一名熟练成衣工人的养成,从进厂起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本地服装企业上班的工人,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根本没有年轻人。一些企业主表示,由于工作辛苦,昼夜颠倒,80后、90后几乎已没人愿意干服装加工。
突围:学笔电搞垂直整合
摸清症结后,渝派服装已开始寻找对策并付诸行动。
牟卫介绍,在一次渝派服装企业的内部聚会上,几位老板闲话重庆笔电产业,说到重庆通过引进惠普、富士康等“龙头”,垂直整合大量配套企业落户重庆时,突然迸发了灵感:服装产业能不能也来一次垂直整合?没有可引进的“龙头”,那就联合起来创造一个!
今年初,朝天门500多家服装企业的老板抱团成立了一家名叫“尚盟”的公司,开始了垂直整合的尝试。该公司已于今年12月与巴南区签约,在该区麻柳沿江开发区投资35亿元,打造重庆时装产业园。
尚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均才介绍,重庆时装产业园不但将成为渝派服装的根据地,还将为引进上下游企业预留空间。到2015年,这里将形成“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会营销-品牌孵化”的全产业链集群平台。届时,困扰渝派服装的产业配套缺失和居无定所问题,将一并得到缓解。
针对人才培育和引进困难,政府部门也已经开始伸出援手。
在市经信委的支持下,去年12月,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正式成立,由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梁明玉担任协会主席。梁明玉介绍,协会将通过各种服装职业培训、技术交流活动,开展服装设计等咨询活动,宣传和普及服装设计知识,传播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推动重庆服装产业发展。
对产业工人缺乏的问题,市社科院研究员陈悦表示,重庆并不缺少基础性人才,很多高职、中职、技校都开设了服装专业,但毕业生中真正有机会到本地服装企业工作的并不多。因此,本地服装企业在现成熟练工难找的情况下,不妨降格以求,从头培育本地产业工人队伍。
500多家渝派服饰要抱团“触电”
说起渝派服饰,不少人会想到朝天门市场那些数量众多的低端服装品牌店。日前,重庆时装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快明年,重庆500多家服装品牌企业将进军电商行业。
重庆时装产业园项目位于巴南区麻柳工业园区,占地约1460亩,是西部最大服装产业园。作为推动这一项目最积极的力量之一,今年上半年,重庆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的代表前往时尚之都巴黎、米兰,与当地服装行业代表进行了接洽。待产业园建成后,将从巴黎、米兰引进高端品牌设计师,量身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时尚服装,争取把渝派服饰从品牌做成名牌,扳回上世纪中后期渝派服装在国内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最快明年,重庆500多家服装品牌企业将携手进军电商行业。按照目前的设想,这些品牌企业将在京东、淘宝等购物网站上抱团设置专门的渝派服饰页面,向消费者整体推荐优质、时尚的重庆本土品牌服装。
专家意见
要抱团,更须培育出领导品牌
说起“渝派服装”,人们会想到以“天派”、“树王”、“段记”为代表的男装,以“纤”、“梦之诗”为代表的女装,以“永佳”为代表的针织、羊毛衫品牌。
“但真正被市场认可的国际品牌,甚至国内品牌都少之又少。”重庆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说,因为各自为政,重庆目前3820家服装企业,规模上亿的只是凤毛麟角,有影响力的大品牌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是资格最老的段记,员工总数也只有6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业曾是重庆的标志性轻工业之一,也是重庆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重庆服装业主要靠出口取胜。那时,“凤凰”、“九龙”等一大批重庆服装走向全国,跨出国门,“重庆造”服装一度出口到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利税和总产值一度在国内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