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服装发展遇寒流 抱团触电闯“三关”将获新生
困境:至目前,朝天门渝派服饰精品城300多家商户中,亏损的占80%,基本持平的约15%,真正盈利的不过5%。
症结:1、本地产业链严重不完整。2、“居无定所”,企业四处“流浪”。3、设计师工人双缺。
突围:垂直整合:今年初,朝天门500多家服装企业的老板抱团成立了一家名叫“尚盟”的公司,开始了垂直整合的尝试。该公司已于今年12月与巴南区签约,在该区麻柳沿江开发区投资35亿元,打造重庆时装产业园。同时,针对人才培育和引进困难,政府部门也已经开始伸出援手。
重庆时装产业园项目位于巴南区麻柳工业园区,占地约1460亩,是西部最大服装产业园。作为推动这一项目最积极的力量之一,今年上半年,重庆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的代表前往时尚之都巴黎、米兰,与当地服装行业代表进行了接洽。待产业园建成后,将从巴黎、米兰引进高端品牌设计师,量身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时尚服装,争取把渝派服饰从品牌做成名牌,扳回上世纪中后期渝派服装在国内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最快明年,重庆500多家服装品牌企业将携手进军电商行业。按照目前的设想,这些品牌企业将在京东、淘宝等购物网站上抱团设置专门的渝派服饰页面,向消费者整体推荐优质、时尚的重庆本土品牌服装。
渝派服装正经历近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渝派服饰协会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朝天门渝派服饰精品城300多家商户中,亏损的占80%,基本持平的约15%,真正盈利的不过5%。
与此同时,一批服装老板开始转行。据了解,朝天门渝派服饰精品城里,最多时有四五十家门面空置。
尽管如此,渝派服装的坚守者们仍然选择相信未来。他们梳理出围绕行业发展的三大“症结”,开始了新一轮的“突围”。
症结1:本地产业链严重不完整
“我们并不愁订单,愁的是没有配套企业。”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会长牟卫称,本地配套产业缺失,是困扰渝派服装的症结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重庆曾是西部最大的纺织印染基地,但如今,每年需运到外地进行印染加工的“重庆造”纺织面、辅料,占比高达85%。即便是本地能生产的棉、麻面料,大多也需要去外地“走一遭”,方能满足成衣生产的要求,至于中高档面、辅料,则有超过八成需从沿海采购。
此外,像毛领、线绒帽、拉链、羽毛等配饰,甚至纽扣等成衣生产最基本的材料,也都需要从沿海采购。从派人选料采购到运回重庆,仅运费一块就会让成本往上走5-10个百分点。
运费之外,让渝派服装老板们头疼的还有时间。
服装是季节性极强的产品,每到换季,谁的新品能第一时间“挂”出来,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如果大多数面料、辅材都需要去外地采购、定制,要实现从设计到上市的高效率,实在是件很难的事。
“服装产业产业链很长,环环相扣,缺哪一环都不行。”渝派服饰协会会长宋显阳表示,产业链不完整是困扰重庆纺织服装业多年的大问题。事实上,在服装样式等方面,自主设计的渝派服装并不输给沿海。
症结2:“居无定所”,企业四处“流浪”
没有标准的、固定的大规模厂房,是渝派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老板们的另一大心病。
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重庆有服装加工企业3800余户,形成规模的不过200来户,其中九成是最早入驻朝天门市场的批发商。这些最初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大部分分散在南岸四公里到巴南沿线,要么租农房作厂房,要么租农民土地建临时厂房。但在城市不断扩容的大背景下,不断搬家,成了这些企业共同的痛苦。
重庆紫月奴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林说,建厂10年来,他先后在南岸六公里、小泉等地搬了3次厂房。每次搬迁,设备、装修都要重新来过,损失巨大,而且这还没算停工造成的损失。
紫月奴还不是搬得最频繁的。
“卡娜磊诗”搬家6次、“安吉妮娅”搬家4次……牟卫告诉记者:仅在朝天门,有自己品牌、上一定规模面临搬迁的企业,至少也有300多家。
居无定所的“流浪”状态,使渝派服装很难定定心来做大做强。据了解,我市曾出现过一些所谓的服装工业园,但不少服装企业入驻后,才发现“味道”不对:一旦园区周边环境成熟,土地增值,它们几乎无一例外会遭遇“过河拆桥”,因“园区升级”等理由被变相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