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与中国贸易升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每一次出访总是备受境内外媒体关注。当地时间7月13日,习近平抵达巴西,开启拉美四国之行。之后,他还将访问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习近平拉美之行总计飞行时间超过58小时,飞行里程超过4.6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周还要多,活动安排多达80场。
当然,这并非习近平第一次到访拉美。去年,他曾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展开就任后首访。事实上,担任国家副主席时,习近平曾经两次访问拉美。记者对公开信息的梳理发现,习近平已经踏上过拉美10个国家的土地。
一年多内两次到访美国“后院”,拉美地区在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开展“主场”外交
在前往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并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途中,习近平选择在希腊罗德岛技术性经停。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专程前来会面。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别有深意。
由于中国到拉美路途遥远,以往国家领导人访问拉美,也经常取道欧洲进行技术经停,选择西班牙和葡萄牙居多。习近平访问拉美,为何选择在希腊经停?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了希腊,双方签署了48亿美元的商业大单。
在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看来,一月之内国家主席和总理相继来到希腊,一般很少这样安排。此次习近平出访选择经停希腊,可能与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合作有关,双方会落实一些此前达成的合作项目。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中国古诗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当地时间7月17日,习近平与拉美和加勒比有关国家领导人在巴西举行会晤,并邀请拉美领导人参加集体晚宴。
“习近平主席的此次拉美之行主要有两大重要工作,一方面出席第六次金砖峰会,另一方面推动中国在拉美地区的‘主场外交’。”利得中国财富管理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谈佳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
所谓“主场”外交是指在出访期间与多国首脑会晤是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创新,在展示外交实力的同时,也实现与出访所在地区更多国家的交流,并通过宴会的轻松形式拉近与这些国家的距离。
在谈佳隆看来,此次“主场外交”深刻意义在于以中国为发起国,阐述中国对拉美的外交经贸政策,体现中国在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影响力。除了上述四国,秘鲁、智利、哥斯达黎加等总统均出席了会晤。
“拉美地区从美国‘门罗主义’开始一直被美国视为重要的势力范围,而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展‘主场外交’的战略意义是对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制,你可以来亚洲,我也可以去拉美。”谈佳隆进一步分析称。
具体来看,巴西、阿根廷是拉美地区的核心国家,和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此次访问将推进“经济外交”政策,委内瑞拉和古巴是拉美地区的“左翼”国家,有着重要的传统友谊和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合作关系,深化互信。
“目前,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条件已经成熟。”事实上,在习近平出访前接受拉美媒体联合采访时曾强调,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顺应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潮流,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愿望。
今年4月,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来访的拉共体“四驾马车”代表团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将与拉共体“四驾马车”以及巴西召开首脑会议。不过,参加7月17日会晤的国家却不止是拉共体“四驾马车”,还有墨西哥、玻利维亚、阿根廷、乌拉圭、秘鲁等国。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7月17日从早晨到夜晚,习近平大约要连续出席13场双边及多边活动,日程相当紧凑。
“我们看到中国近期的外交政策的确更为积极主动,这与年初制订的外交重点工作是一致的,包括提出的‘主场外交’、‘经济外交’、‘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利共赢大国关系等。”谈佳隆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和利益已经遍布全球,为了保护这些经贸关系和利益,则有必要推动外交和政治合作,进而又能够推动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促成良性循环。”
合作全面“升级”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是基于双方日益激增的贸易交往。
仅从金额上来看:中国与整个拉美国家的经贸在2013年为2100亿美元左右,而中美双边进出口规模已达到5600多亿美元,还不到中美双边的1/2;从战略上看,身处美国“后院”的拉美国家近年的经济发展加速,使得中国与拉美双边关系达到了经贸和战略的完美结合。
“中国与拉美在经贸领域合作的下一步,主要是提升现有贸易货物水平;扩大对拉美国家的投资;以及扩大在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合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进一步透露,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此次随习近平出访,双方仍会以促进双边投资和经贸为重点。随后几天,将陆续有会谈的成果披露。
习近平此次访问的第一站是巴西。去年中巴贸易额超过了902亿美元。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保持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与阿根廷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148亿美元,是建交之初的2400多倍,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阿根廷成为中国在拉美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委内瑞拉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仅140万美元增至192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委内瑞拉第二大贸易伙伴,委内瑞拉成为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重要能源合作伙伴和工程承包市场。
中国从南美洲主要进口农产品(包括大豆和植物食用油等)和自然资源(包括原油和铜矿砂等)。南美洲则需从中国进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空调等商品。与此同时,中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供求互补。南美洲国家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中国则需要出口其积累的经验和技术。
在经济上,拉美这个拥有5.89亿消费人群的地区将继续为中国商品出口提供巨大市场,中国也将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和资金。但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集中地点区域,其与中国未来在政治及战略上如何合作更加值得关注。
“巴西、阿根廷两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互补性很强。互补性体现在中国可以向拉美地区输出高铁、特高压、核电、水电等高端装备领域,拉美地区国家可以向中国提供农产品、原材料等物资。”谈佳隆进一步分析。
此次访问,中国与巴西、秘鲁共同推动“两洋铁路”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一方面可以提升拉美地方经济,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获得两洋通路,摆脱对美国控制下巴拿马运河的依赖。这与中国在东南地区摆脱马六甲海峡通路的依赖外交思路是相似。
在阿根廷方面,聚焦于中国将协助投资当地最大的水电站项目,缓和两国的贸易摩擦;在古巴和委内瑞拉方面,除了进一步拓展经贸关系之外,也会加强在旅游、人文方面的合作。不论从战略还是经贸角度,谈佳隆认为,“中拉双边战略与经贸合作都达到了最佳时间点”。
与此同时,以金砖银行为信号,中国拉美整体的合作也面临升级。
目前,拉美国家的飞机、肉类、酒类、奶制品等非传统产品以及中国的机电产品都进入了对方的市场,但总体上双方贸易还是以传统进出口产品为主。未来中方和拉方将会共同努力,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提高产品档次,实现贸易的均衡发展。
“此外,双方将会重点探讨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新兴战略领域的交流合作。”沈丹阳分析,比如,拉美各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中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型成套设备等领域技术相对成熟,这些方面就有很多的商机和合作空间。
2000年中拉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当时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7%,占拉美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比重也只有1.7%。2014年上半年,中拉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对拉美的进口增长迅猛,仅前4个月,这一数据同比增长了15.2%。
“拉美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谈佳隆强调,“我们注意到,中国开始推动在拉美投资的多元化。最初是大型国企在拉美并购或与当地企业合作,主要是自然资源开采领域。现在则集中于基础设施和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