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无畏——烟台万华自主创新纪实
MDI,一个陌生的字母组合。
作为化工产品———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它似乎距离我们遥不可及;而事实上,它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旁———从莱卡衣物、皮鞋鞋底,到冰箱、飞机和汽车内饰……甚至建筑外墙的保温层,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MDI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开发难度极大,世界上曾一度形成了以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化学等几大跨国公司为首的行业寡头垄断;而近年来,在中国,在山东烟台,一个曾经引进落后生产设备屈辱生存、濒临困境的小企业,却在短时间内迅速起飞,出人意料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并登上了MDI行业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宝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万华聚氨酯公司创出的奇迹。
童年:逆境磨砺
初冬,暖阳下的万华公司整洁而安静。万华总经理办公室里,高级工程师鞠仁胜讲述的历史,则波澜曲折: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还不能生产MDI。为了生产合成革,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套生产MDI的配套设备。如今的万华公司,也就是当年合成革厂的一个小车间。”
“尽管我们拿到的,仅仅是一套相当于欧美60年代水平的年产1万吨MDI生产装置和一张生产许可证,但这可是从密不透风的国际行业垄断中漏出来的!”鞠仁胜说,为此,向万华出口设备的日本公司还受到了当时的技术所有方———一家英国公司的指责。
然而,万华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由于引进设备的工艺落后,并且自身没有真正掌握生产技术,在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这套引进的设备都不能达到设计产能,并且生产装置运转也常常出现问题。
“不仅管道常常会堵塞,每周都需要清洗,甚至坏了一个螺丝钉都要去进口。有一次,公司老总亲自带着技术人员去疏通管道,结果突然爆炸,一个工程师的手还受了重伤……”当时的场景,鞠仁胜仿佛还历历在目。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冰箱、冰柜的普及,MDI的需求量激增,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举步维艰,甚至到了借钱给职工发工资境地的万华,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外MDI企业在国内市场横行。
要么死亡,要么就得想办法活下去!
1988年,万华人想到再去找当年那家日本公司引进技术。
但日方明确表示:新技术不能给,用老技术改造老装置只能提高2千吨/年的产能,而且开出天价的技术转让费。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满怀希望的万华人无功而返;
1991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带领下,万华和其他3家企业走出国门,想再度敲开引进技术之门,结果同样是处处碰钉;
此时,适逢MDI行业的一家国际巨头来打探中国市场,万华人领着他们到全国各地调查,希望能以中国广阔的市场吸引他们向万华出口技术装置,但没想到的是,这家企业在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之后,却一脚把万华踹开,转而扩产其在韩国的工厂,扩大对中国的MDI出口;
……
也许,这一段段伤心往事至今还令万华人唏嘘感慨。但逆境生存,也磨砺出了万华人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励新图变的决心。
成长:牵手起跳
引进之路不通,外企兵临城下,何去何从?万华人选择了艰辛而执着的探索———
一方面,集中自身技术力量加紧研究,不断钻研和消化引进装置;另一方面,万华人意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1993年,万华开始与国内有关高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联手攻关MDI装置的核心———技术软件包。当年9月,以万华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兼总经理丁建生为首席研究员,联合高校共同攻关的“MDI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你可能都想象不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把随时都可能中毒的光气(剧毒气体)引入到普通敞口玻璃瓶中做实验,没有一个人说怕字!”鞠仁胜感慨:“当时大家把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
令人振奋的是,1994年,万华MDI的产量达到近9千吨;1995年,产量达到了1万吨;1996年,当产量突破1.5万吨的喜讯传来时,万华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消化了日本引进装置的技术,打开了这个神秘的“黑匣子”!
然而,不久,万华又遭遇了新的波折———
1997年,土耳其从万华进口了200吨MDI产品,但因为嫌产品色泽不好,对方又要求退掉100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亲自赶赴土耳其解决问题的鞠仁胜说,那真是奇耻大辱!
技术改进的步伐不能停!回国后,万华人更加坚定了这样的决心。
1998年,万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开始大举引才。
当年,第一个硕士踏入万华;1999年,企业又从北京化工大学引进了第一个博士。“他来的第一年,公司就给了他8万元年薪,而当时我们老总的年薪也就是2万元。”鞠仁胜告诉记者,如此的重金引才,正为万华此后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万华在充分利用国内高校化工学科不同优势的基础上,又开始联手高校院所,对装置设备、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开展强力攻关。
1999年,万华MDI的产量首先翻了一番,达到了2万吨/年,这为万华赢来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
2002年,万华又闯过了年产量4万吨的难关,并具备了生产8万吨的技术水平,这使得中国一举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的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为我国民族MDI乃至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就在万华迅速崛起之时,MDI行业的国际巨头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也日渐加快———国外跨国公司在上海开始筹建16万吨/年的MDI生产线。
闻听这一消息,原本打算申请建设的8万吨生产线的万华人暗下决心:“我们也要上16万吨/年的生产线!”
加快技术钻研,加紧申报步伐,功夫不负苦心人,国家鼓励民族产业发展,万华人如愿以偿地拿到建设16万吨生产线的批复。
2003年8月,万华16万吨/年的生产线在宁波大榭工业园开工建设。2005年11月,该生产线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很快达产,生产出优质的MDI产品;
2007年,万华人又成功开发出20万吨/年的MDI制造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MDI,实现了能耗、环保、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等多项国际领先,从而使烟台万华也成为亚太规模最大、最有竞争力的MDI制造商。
责任:永记心头
有人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有人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进入21世纪,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卷入倾销与反倾销的“泥淖”,万华,则轻松打出了一场反倾销的“漂亮仗”。
在商务部记载的典型案例上,有这样一场令人难忘的战役———
2002年,一些跨国公司在我国倾销MDI产品,1吨MDI的价格被压到8000元到1万元,比同类产品在该公司当地市场的价格低了70%还多。
面对民族工业遭受的巨大打击,刚刚挺起胸膛的万华选择了挺身而出,并向国家产业损害调查局递交了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很快,外经贸部就开始立案调查,跨国公司的行为也有所收敛。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当这场官司胜券在握时,万华却选择了“放手”———撤销对跨国公司的起诉。
人们迷惑不解:万华人傻了吗?
回首那段往事,鞠仁胜仍满是欣慰:“一旦这场官司胜诉,国外企业将面对3—5年的惩罚性关税,其产品价格必然会上涨很多,而当时国内MDI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不应求,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畸高,这样,万华是可以从中大赚一笔,但受损的就不单是下游产品的生产商和普通消费者,更是国内稚嫩的MDI产业链!”
这就是万华人的胸怀。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2004年。
鞠仁胜说:“2004年是我们最难过的一年。”当时受各种因素影响,MDI的市场价格曾一度上扬,甚至达到5万元每吨,而万华则坚持以3万元左右的价格,严格按照价格上涨之前的合同定单销售产品。
这让原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的众多万华股民迷惑不解,甚至还有人将万华告上了证监会。
其实,万华人只是在执着一点———不追求高额利润率,力求把上下游行业利润稳定下来,避开一味降价的恶性循环,使市场更加成熟,同时保证行业的利润。
“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万华人如是说。
不仅在维护行业秩序上令人称道,万华人也丝毫没有放弃技术改进的步伐,企业的装置产能、资源消耗、产品质量以惊人的速度不断进步:
在万华,MDI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含胺废盐水已被回收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这在全球是首例;
在万华,经过技术改造后的MDI装置生产所需蒸汽、电和水消耗分别仅为之前引进装置的1/5、1/4和1/14;
在万华,在全国首家引进了杜邦安全体系……
如今,勤奋的万华人又为开启MDI应用“蓝海”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