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鞋企 比较优势的进化标本
这样一来,能不能招到人,和企业的名气有直接关系。
进一个工人,每个人身上要先花上一笔钱,工厂之间的用工竞争也就加剧了。招工不能在厂门口招了,得到人才市场去。而人才市场也还不仅仅是市区人事部门搞得那种人才交流中心,还包括到各工源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如今,工源地的招聘会便越做越深入了,不仅仅是县城,许多工厂的人事部门还跑到了乡镇上、村里。“我们得贴出大的海报,摆上大的KT板,或者播放多媒体录像,把公司的情况,包括福利政策都介绍清楚。工人会去打听,去比较,劳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透明了。”
上述手段在2000年以前是给管理人员的待遇,在生产工人时根本用不着。涂回忆说,他2000年在厦门的台资企业工作,招工人只需站在门口,向围上来的人群吆喝“你过来,你过来”就行了。
新一代工人
晋江的环境在变,观念在变,竞争格局在变,但唯一无法改变的是对人的需求。全世界的鞋厂的工作时间都比较长,因为其制鞋流程中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这不同于机械作业,如果都是机器产出,一条生产线不需要多少人。但制鞋业必须要投入大量人力才会有产出,在晋江,一条成型线上无论如何得有两三百人。
2005年,德尔惠总裁丁明亮在和他的助手何苦聊天时说:“现在,晋江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用工当然会增加了。一个石狮的针车行老板对我说,他那里的针车一天能卖100多台。”
比企业用工量增加更重要的问题是人员回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海经济先发展起来了,而现在随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海峡西岸”(台海西岸的福建省)获得政策地位,中国经济的各区域都在发展。在涂的印象中,如今的湖南长沙就是一个很大很漂亮的城市;而在湖北,高速公路在多年前就连通了各个地市。内地经济开始繁荣,就业机会已经大大增加了。在从晋江回家的路上,李爱民发现,瑞昌市内如今也有瑞昌本地人开的鞋厂和服装厂了,不过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一家厂100多个人,几乎没有流水线,手工操作,做旅游鞋和皮鞋,大抵相当于晋江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他们的鞋子太低档了,仅仅是做鞋,做不了名牌。”他说。但毕竟,这样的小工厂已经能把一些人留在内地。就经营成本而言,内地开厂的土地和用工成本都更便宜,这样的企业尽管还不够分量,但传统制造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的趋势也已孕育其中了。
内地城市的发展,使得一些沿海企业招工时,如果不是为了招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般都不去省会城市,而是去地级市,或者县城、乡镇,特别是县城和乡镇,那里的就业面明显还比较窄。
另外,中国还有一个特殊国情,那就是独生子女多,父母都希望把他们留在身边,于是也千方百计给他们找点事情干。涂发现,以前去劳动力市场招人,往往要求年龄在18至22周岁之间,超过23周岁就不要了。可现在,35岁,甚至40多岁的人都可以来——即使他们毫无工作经验。
生活成本的差距也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在沿海一个月挣1500元和在家门口挣1000元,很多人倾向于后者。
涂还有一个切身感受:2000年以来,大学生是越来越好招,而基层工人却越来越难找。70年代一代的大学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去民营企业,而在2000年以后,大学生去民营企业就很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