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企的“谦与狂”
谦中求狂!由大到强的迈进
中国要从制鞋大国迈向制鞋强国,企业、行业、政府等要共同、系统的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提升制鞋业产业、人才和科技的水平
资本杠杆,撬动产业
加强资本的合作,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从制鞋行业的特点来看,意大利鞋厂之间采用“分工协作”的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一个专门从事制帮生产、制底生产和帮底组合生产成鞋的企业组成一个链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东鞋有序西进”。在全球制鞋业向亚洲转移,向中国定格的同时,中国制鞋业也出现了从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据调查,国内制鞋品牌红蜻蜓、奥康、双星、森达等几年前就在中、西部置地办厂。
重视人才,大力培养
引进资本,引进技术。虽然我国引进的外资名列世界第一,但却没有能够有效地提升本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素质,核心技术和设计大都为跨国公司所控制,造成实质上的技术空洞。
消化吸收,以人为本。我国鞋业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人才都是从国外高价聘请的。国内许多知名鞋企中活跃着一批高薪聘请的意大利设计师,他们技术水平高超、经验丰富、观念和思维活跃,负责从产品开发到成品鞋质量监管的全部工作。
技术应用,培养能力
交流合作,博采众长。我国制鞋业的技术路线应该是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的路线。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主创新,积蓄能力。在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的同时,要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实现制鞋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提高行业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是关键。同时创立品牌,发展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推动鞋业往高档化方向发展。
产业升级,品牌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