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织造重建器物文明
中国器物与匠人危机
1956年的一则“毛主席指示”对中国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主席说:“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瓷器当然是第一位的好东西。1975年,湖南醴陵与江西景德镇40余位一流匠人,受命执行一项任务,“7501”是这项秘密工程的代号。1975年,40余位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受命为毛泽东烧制一批专用瓷器。这些被称为“毛瓷”号称的“二十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如今,存世“毛瓷”已经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珍品。
至于古代瓷器,早已成为了一个财富现象。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行,瓷器成交价被屡屡刷新。去年的苏富比秋拍,“中国瓷器工艺品”专拍、“私人收藏清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专拍,以及“清代宫廷艺术珍品”专拍,三个专场的成交总额高达6.42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世界范围内中国瓷器工艺品拍卖总额的新纪录。从明清上朔宋元,关于当代瓷器的联想已经是以古物为主。
云锦和蓝印花布代表了需求上的两极,但瓷器则是贵贱咸宜。自唐宋以来,它就和丝绸一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器物。在中古时期,它是构成西方世界中国想象的重要元素。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就制造技术的水准而言,进入现代后,中国瓷器已经被西方超越。
今天中国的工艺美术家们正在努力捍卫瓷器的尊严。在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瓷器大师正在持续推出他们的作品。当然,他们的工作价值主要还是通过艺术品拍卖的二线市场体现的。很多时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是市场估价的一个重要参照。
除了云锦、蓝印花布、瓷器,在中国,散发着器物光辉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品类可以从“工艺美术大师”这一国家级荣誉的沿革可见一斑。1979年由轻工部评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家”,到发改委于去年1月主持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至今全国共评出了365名“大师”。作为一场拯救运动,“大师”评选从陶瓷、印染这样的大活儿到剪纸、风筝、面人、糖人这样的小活儿,涉及品类繁多的传统工艺。
“大师”们代表了当代民艺的最高水准,不过,这一部分高端人才资源已有凋零之象,因为“大师”们的年龄普遍偏大,365位“大师”中已有六分之一先后去世,而在世“大师”多数也进入老年。
“云锦是做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我现在就悔恨,年轻时没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师傅,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金文说。他是个学者型的“大师”,不仅掌握了娴熟的织造技艺,还撰写了10万余字的古代纺织科技论文。但在他这一代,云锦的人才储备很难说更好了。在云锦美工这一块,眼下能真正上手把画稿绘得精彩的人,在南京只有五六人,而且他们之间还有高下之分。那些老匠人,由于多年不碰这东西,手也生了,上了年纪的则眼睛也有些模糊了。
云锦艺人们知道,云锦的未来在高档时装上。但在国内,高级时装还是一个刚刚有些苗头的产业,中国服装还没有从廉价商品的泥潭中走出来,因而云锦在当前的市场基础可以说是相当单薄。因而技艺的传承首先是一个和市场无关的文化保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