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关口 东莞制造业面临大考
广东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广州能否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这个大大的“问号”,硬生生地直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层的面前。目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进入第二阶段。带着这个“问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一直在深入一线,紧锣密鼓地调研着。
更多的“问号”由此衍生:在世界环境风云变幻,全球产业转移大潮扑面而来的语境下,广东将何去何从?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世界”,广东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瞄准国际现代产业的最高水平进行结构调整?如何抢占现代产业发展的先机,在现代产业体系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最近,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在力推的产业转移与升级这条政经链条,深入粤东、粤南、粤西、粤北等地,为这个沉甸甸的“问号”寻找答案。
本版将首先发出被称为广东传统产业缩影的东莞篇,全面解构东莞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机会。这是因为,迄今为止,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其一是机电业,其二为轻工业,而它们目前仍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东莞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正因为此,东莞才会被国家批准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城市,汪洋才会亲自将东莞选定为重点调研城市。
经过高速发展的东莞,面临如下问题:
·环境压力、能源紧缺、土地紧缺、劳工紧缺
·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严重倒挂
·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
·内外源型经济强弱严重畸形(过度依靠港台资)
“生意做不下去了。厂子老板撤离了,好多外来工也都走了,我也打算走了。”黄金水一脸苦闷地看到,和往日人来人往的热闹相比,如今的东莞市厚街镇显得冷清了许多。
黄是厚街镇上一栋出租屋的“管家”。“一栋楼70多个房间,几乎没啥人来住。这条街上好多厂子都空着了,厂房都租不出去,更何况我们这种出租房。”
黄金水无奈语言的背后,隐藏着东莞市乃至整个珠三角制造业的窘迫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