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纺机制造业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第四,生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多年来的封闭式发展,我国纺机制造业虽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与发达国家的纺机业相比较,我国纺机生产技术水平却处于较低的状态,与国外企业的技术落差进一步拉大。
第二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也即“七五”和“八五”时期)。在纺织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在这一阶段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国产纺机设备的销售收入由1986年的24.9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64.1亿元,1995年的92.4亿元,纺织机械产量以吨为单位计算由1985年的35.6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4万吨和1994年的59.1吨。这一时期,我国纺机设备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其中棉纺锭由1985年的2323万锭增加到1990年的3882万锭和1995年的4191万锭,棉布织机由1985年的66.8万台增加到1990年的86万台和1995年的91.3万台。“八五”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结构调整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诸如限产、压锭和减员的结构调整政策,受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纺机行业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纺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七五”时期的8.2个百分点下降到“八五”时期的3.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第一,严格的计划经济坚冰开始被打破,纺机业开始呈现市场竞争、百花齐放的格局。指导性价格的范围也从部管企业扩大到全行业,取消了年度生产计划的分配制,改为生产订货会,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相对于纺织服装业而言,纺机制造业市场化进程有些滞后,直到1992年才基本脱离了计划经济桎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