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纺机制造业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第三阶段——全球化背景下的结构调整与开放竞争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工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解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计划用3年时间摆脱全行业的经营困境。对纺机业而言,最重要影响就是“限产压锭”政策,重点是压缩淘汰落后的1000万锭棉纺设备,解决棉纺锭总量过剩的问题,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则通过兼并、破产和资产重组等手段予以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全国纺机行业特别是国有纺机企业在1998年和1999年上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1998年全行业亏损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78亿元。在总量压缩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就成为国有纺机企业的主要工作重点。而此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国有纺机企业造成强大的冲击。
第一,国有纺机企业受下游纺织服装业“限产压锭”政策的影响,业绩出现大面积滑坡,2000年开始市场反弹。受压锭政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全国纺机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行业亏损。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和缫丝能力28万锭和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相对于民营和外资而言,国有纺机企业受压锭政策影响更大。1998年、1999年全国纺机工业总产值为75.09亿元和77.04亿元,较1997年的107.76亿元有较大幅度的下滑。2000年是纺机行业的市场转折年,随着限产压锭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全国纺织业经营业绩的改善,纺机市场开始复苏,这一年,全国纺机工业总产值由上年的77亿元猛增到146亿元。
第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基本形成。1998年国务院实行第四次机构改革,包括纺织在内的9个行业管理部门和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成为委管国家局。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使全国纺机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2001年2月,国家决定把上述9个委管国家局撤消,行政管理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设纺机分会,成为服务企业的民间自律性组织。至此,全国纺机业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第三,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有三:一是国家对纺机企业(主要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已经不复存在,纺机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竞争的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纺机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外资企业)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这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企业在投资、成本、价格、工资等微观决策层面上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权。第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改组基本完成。一些国有独资的企业改组为国有控股的集团型企业,如中国纺织机械集团公司和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改组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并成功上市,如经纬股份和二纺机;一些国有纺机企业在改组改制中进行兼并、联合与资产重组,还有一些长期经营亏损的纺机企业依法破产清算。第三,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一大批乡镇纺机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纷纷改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司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