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企业深陷严冬:企业衰落 薪酬要涨
另一位企业负责人认为,农民工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当然不能大幅提高工资。这位负责人表示,从经济理论上说,高工资能缓解民工短缺,但高工资必然要求高素质。然而,眼下国内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没有高劳动生产率,产业升级也就无从谈起。
曾有媒体载文说,靠硬性法规提高工人工资造成的负面效果,在国际上已屡见不鲜。典型如日本,由于采取终身制和立法限制,上个世纪中后期形成的弊端已制约到企业发展,乃至时下成为日本政府很大的社会性“包袱”;德国工会涨工资也超过企业承受程度,使得德国工人没有竞争力量,大量企业移走导致了经济衰退。劳工成本提高,对我国的冲击也许比德日还要大。
丁力的判断是,通过提高广东省工资收入,用倒逼的方法来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逼迫企业产业升级,恐有难度。
他认为,提高广东省工资收入会把企业往死路上逼,劳动生产率不是随意就能够提升上去的,制约因素很多。通过收入增加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样的好事是不可能有的。
丁力说:“目前广东台资、港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产业水平落后,属于产业链最低端,劳动生产率不高。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了,收入就很难提高。而要提高外来农民工收入更难。外来农民工本来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不廉价,别人就不会雇用他。外来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能干的活比较粗,市场不可能给他们很高的薪水,这是市场定价,不是政府指定的。”
在丁力看来,如果通过政策使农民工工资五年内提高一倍,对于广东的发展将是弊大于利。“广东的经济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支撑着。如果把工资涨得太高,企业扛不住,就走了。广东省的企业扛不住,国有企业也扛不住,除了垄断性企业。倒闭的后果肯定会由社会来承担,尤其造成缺乏技术的劳动者的失业。这些劳动法规的初衷本是保护下层劳动者,最终也许会反而伤害了他们。”
“谁不想造飞机造原子弹,但我们目前只有‘做衬衫’的技术。”这是广东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说过的一句话。它似乎说明,产业升级是必要的,但在目前国内资源缺乏、技术落后的现实下,依靠提升工资倒逼产业升级难度不小。
自身积累不足难倒产业升级
(旁白:丁力说:“目前中国需要提升研发能力和自有品牌,必须以自身积累为主实现这一过程,很难通过产业转移的办法获取。”)
当国内外各界评价整个中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竞争地位时,长期以来所用的措辞,依然是评论珠三角产业的那一套话。这也许表明,珠三角在产业升级时,与整个国家撞到了同一块天花板上,而且用了太大的气力,这就注定比别的地区撞得更痛,也撞出了一个国家性的大课题。
近两年,广东对省内最重要的九大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和医药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包括建设电子信息工业七大制造基地;形成轿车生产基地和环珠三角汽车零部件产业带;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海洋药物、新型化学药品制剂和高新技术医疗器械;发展以广州、深圳、佛山为三大核心的装备制造业;在沿海或江河下游建立石化和制浆造纸,其中石化产业将建立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和5个石化基地,并争取在惠州、茂名、湛江和珠海等地建设国家储备油库;家电、纺织、食品、建材等增长较慢、增值较低、资源消耗较大的传统产业,向专业镇、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高速公路网已经建立,以减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与珠三角的物流成本。
对于广东产业升级,官员和学者中的乐观派们一直认为,无论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取消退税,都有利于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将这部分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从过去单纯的加工基地向制造、研发、服务综合基地转变,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