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企业深陷严冬:企业衰落 薪酬要涨
可显示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林江认为,造成广东本轮产业升级困难的因素众多。
产业结构方面,广东以外向型轻工业为主,本身技术含量不高,技术溢出效应很小,大量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
民营企业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结构。广东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以东莞等地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只是给外资企业做配套生产,本来数量就不多,还严重依赖外资企业,很难独立支撑起广东经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广东发展的瓶颈。大量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而没有形成内销渠道,尤其是台湾企业。以东莞为例,那里台资企业占40%左右,产品几乎完全出口,企业自身资本小、技术差、经营理念落后,不愿意也没能力进行产业升级,更不清楚如何开拓内地市场。政府由于牵扯到两岸政治关系又不愿意过多加以要求,这样的台资企业很难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林江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所形成的特有的“岭南现象”。他解释说,广东省始终没有像长三角一样建立区域合作,而是各市各自为战,广州不服香港,深圳不服广州,东莞不服深圳,相互竞争、窝里斗,都想自己做“老大”,因而没有形成合理的珠三角产业结构布局。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广东省有三家之多的汽车企业,广州市居然就有两家汽车制造厂(本田、丰田)。这种氛围也导致珠三角没有形成长三角那样以上海为龙头,金融、技术、大型制造、劳动密集型企业、副食品加工、农业生产一条从上到下的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调查后发现,对于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退出,地方政府态度很谨慎,他们采用了一种保守的做法,即在稳住已有传统产业的同时提高对新进企业的要求。东莞虎门镇村头村外经办主任卢耀文透露,对于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市领导的意思是不支持但也不反对,企业走不走其实还是自己说了算,而依附于这些工厂牟利的村民也不希望企业离开。
有部分学者和官员对地方政府的不积极表示不解,担心造成企业发展受限、产业升级延缓。丁力认为,造成地方政府态度谨慎的根本原因是本轮产业升级的困难空前。他说:“目前中国需要提升研发能力和自有品牌,必须以自身积累为主实现这一过程,很难通过产业转移的办法获取。”
丁力长期关注和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这不免使他生出很多方面的担忧。他看到近几年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冠以科技创新的旗号,所谓高新技术区、科技园区四处开花,企业仍像十年前那样热衷招商引资,但真正的企业模式却没有实质的更新。这在丁力看来都是产业创新的制约因素。
丁力也不赞成简单把产业升级单纯理解成驱逐劳动密集型企业。他认为,劳动密集型作为一种能为地方带来诸多正面效益的产业形态,还是应该作一定量的保留和扶持。在这一点上,不少官员和学者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
林江认为,广东目前尚有一定的空间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趁此期间,逐步发展内源型经济,实行内源外源并举。他说:“目前广东产业升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还不够,双方就产业升级的时间进程、具体方式、实施措施没有形成共识。此前,由政府主导产业升级,企业在政策制定前缺乏与政府的积极沟通,导致政府了解不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匆忙制定政策,之后企业消极服从,这样最终会产生严重后果。一方面政府政策无法落实、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无法承受,纷纷出走、倒闭,即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又使经济蒙受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