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图)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7-14 10:42:38  来源:都市时报 收藏

  代价:为织锦瞎掉左眼

  7年前,玉庄每天都还在织布机旁织布,虽然家中早已不需要靠她织布来维持生活,但对于从15岁就开始与织布机朝夕相处的玉庄来说,织布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2000年前后,一位日本游客到版纳旅游,看到当时90多岁的玉庄织出的美丽花纹,兴奋地在织布机前与其合影。这位日本游客说自己的云南之行不仅欣赏到了精湛的傣族织锦技艺,还看到了最年长的织锦艺人,他要把自己的这一收获和日本的亲友分享。玉庄家中有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就是那位日本游客与玉庄在织布机前的合影,是日本游客回国后专程寄过来的。玉庄把这张照片当作家中的宝贝,她很开心地让孙女玉蛾甩拿出来给我们看。

  玉庄虽然说不来一句汉语,但却是个很善谈的人,她通过孙女告诉我们,当年,有许多马帮人只要路过她们的村子,就会用普洱茶来换她们的傣锦。那时她们的“工作量”很大,不仅要织布,还要把织好的布缝衣服,除了供家里人穿,有时还会有外村的人定做,于是常常通宵达旦地又织又缝。由于没有电,到了晚上就点煤油灯,长此以往,生生把左眼给“织”瞎了。玉庄絮絮地说着,她的语气,她的神情让我们感受到她对织锦绵长的感情和织锦带给她的乐趣。

  革新:纺线机“牵手”自行车

  谈到过去与现在织锦技艺的比较,玉庄说都还不错,可喜的是现在的花纹样式更多了,况且,家里有三代人都在织锦,这让玉庄感到很欣慰。但20多岁的重孙辈们就不太愿意学了,觉得这个技艺不挣钱,又累,她们要忙着做农活或是生意,这让一心想把技艺传给重孙女们的玉庄有些生气,“可惜啊……”

  阁楼旁的一架纺线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与一般全木制作的纺线机不同,这个纺线机的轴是用自行车的轮子代替的。它是玉庄的儿子,玉蛾甩的父亲做的,由于自行车轮直径比较大,纺线机的转速及纺线速度便提高了不少。玉庄坐在纺线机前感叹:“年轻人就是办法多啊,我们那会怎么会想到这个。”

  感情:坐在织布机前就开心

  现在,已过百岁的玉庄已经很少织布了,不过见我们来,她戴上老花镜,坚持要为我们露两手。我们唯恐老人家会摔倒,一起将她扶着坐到织布机旁。听说要拍照,老人家很高兴,还特意将自己的头发拢了拢。玉蛾甩告诉我们,奶奶对这台织布机很有感情,虽然现在因行动不便很少织布,但她特意将自己午休的床放到织布机前,每天看着女儿、孙女织,有时忍不住了就亲自上去织几下,一坐在织布机前,老人家便会特别开心。踩脚蹬,拉梭子,玉庄的动作看起来已经迟缓,但我却很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傣族织锦悠久的岁月,体会到了织锦艺人的执着、坚守与快乐。在工业化的今天,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玉庄这样的人,用双手为我们传承和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百岁老人至今仍坐在纺车前做着简单的缠线工序。

  手拿年代久远的梭子的百岁老人坐在织布机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织锦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