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图)
代价:为织锦瞎掉左眼
7年前,玉庄每天都还在织布机旁织布,虽然家中早已不需要靠她织布来维持生活,但对于从15岁就开始与织布机朝夕相处的玉庄来说,织布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2000年前后,一位日本游客到版纳旅游,看到当时90多岁的玉庄织出的美丽花纹,兴奋地在织布机前与其合影。这位日本游客说自己的云南之行不仅欣赏到了精湛的傣族织锦技艺,还看到了最年长的织锦艺人,他要把自己的这一收获和日本的亲友分享。玉庄家中有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就是那位日本游客与玉庄在织布机前的合影,是日本游客回国后专程寄过来的。玉庄把这张照片当作家中的宝贝,她很开心地让孙女玉蛾甩拿出来给我们看。
玉庄虽然说不来一句汉语,但却是个很善谈的人,她通过孙女告诉我们,当年,有许多马帮人只要路过她们的村子,就会用普洱茶来换她们的傣锦。那时她们的“工作量”很大,不仅要织布,还要把织好的布缝衣服,除了供家里人穿,有时还会有外村的人定做,于是常常通宵达旦地又织又缝。由于没有电,到了晚上就点煤油灯,长此以往,生生把左眼给“织”瞎了。玉庄絮絮地说着,她的语气,她的神情让我们感受到她对织锦绵长的感情和织锦带给她的乐趣。
革新:纺线机“牵手”自行车
谈到过去与现在织锦技艺的比较,玉庄说都还不错,可喜的是现在的花纹样式更多了,况且,家里有三代人都在织锦,这让玉庄感到很欣慰。但20多岁的重孙辈们就不太愿意学了,觉得这个技艺不挣钱,又累,她们要忙着做农活或是生意,这让一心想把技艺传给重孙女们的玉庄有些生气,“可惜啊……”
阁楼旁的一架纺线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与一般全木制作的纺线机不同,这个纺线机的轴是用自行车的轮子代替的。它是玉庄的儿子,玉蛾甩的父亲做的,由于自行车轮直径比较大,纺线机的转速及纺线速度便提高了不少。玉庄坐在纺线机前感叹:“年轻人就是办法多啊,我们那会怎么会想到这个。”
感情:坐在织布机前就开心
现在,已过百岁的玉庄已经很少织布了,不过见我们来,她戴上老花镜,坚持要为我们露两手。我们唯恐老人家会摔倒,一起将她扶着坐到织布机旁。听说要拍照,老人家很高兴,还特意将自己的头发拢了拢。玉蛾甩告诉我们,奶奶对这台织布机很有感情,虽然现在因行动不便很少织布,但她特意将自己午休的床放到织布机前,每天看着女儿、孙女织,有时忍不住了就亲自上去织几下,一坐在织布机前,老人家便会特别开心。踩脚蹬,拉梭子,玉庄的动作看起来已经迟缓,但我却很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傣族织锦悠久的岁月,体会到了织锦艺人的执着、坚守与快乐。在工业化的今天,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玉庄这样的人,用双手为我们传承和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百岁老人至今仍坐在纺车前做着简单的缠线工序。
手拿年代久远的梭子的百岁老人坐在织布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