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思考:揭开针织内衣市场困局的真相
生意社9月4日讯 一、现象:针织内衣市场陷入迷茫这篇文章来源于纺织资源,请各位网友直接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纺织资源查看。
内衣产业是目前中国服装业最具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年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且每年以近20%的速度在增长。
但中国针织内衣又似乎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不管是行业老牌劲旅,还是后来新贵,都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竞争力不足,市场销售不畅,利润微薄,制约着市场的整体发展。
价格战的硝烟在终端弥漫。因为品牌竞争激烈,众多针织内衣品牌都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泥潭,用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100元左右成为了最常见的价格,特卖活动时,50元以内成为了主流价格,而一些品牌甚至打出了9.9元、10元的价格,降价幅度越来越大,以致于“买1件送12件”的让人难以想象的促销发生。
品牌附加值在行业中难以体现。区域性品牌在局部市场表现活跃,与以往知名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局面相比,中小品牌在不断蚕食大品牌的市场份额。根本原因是:在低价面前,品牌优势十分无力,大品牌的知名度很难带来真正的销售力。
在内衣的营销过程中,理直气壮地“加20块钱发货(或者更少至5块)”——看起来很诚恳,但却显示出品牌商对自身品牌价值的心虚。
二、辨析:是科技创新力不够的问题吗?
针对内衣行业的现状,业界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行业科技创新力不够。
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由于中国针织行业的整体水平低下,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不强,设计水平不高,对流行趋势的预测也比较弱,致使产品同质化比较明显,出现同样的款式、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材料,产品附加值不高。
加快针织企业的产品创新力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关键,针织企业要积极探索试用新原料、新工艺,大力促进面料开发、产品结构优化。
然而,回顾中国的几个行业发展,内衣行业可谓是中国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几年来,在“不断创新”中前行。
1994年,俞兆林推出了新一代保温材料——导湿保暖复合绒,这种新技术,让原来以“棉毛衫”为代名词的不温不火的针织内衣行业,迅速成为市场的焦点。此后,出现了以多层絮片复合保暖为核心的三层保暖,出现了300多家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
2001年—2003年,除了北极绒、南极人保暖内衣品牌外,还有帕兰朵、纤丝鸟、暖倍儿等新生时尚品牌和以高科暖卡、中科暖卡等新生科技品牌组成的多元化品牌,以非絮片类、起绒拉毛技术为代表的单层保暖品牌。
从暖卡引发的“卡”门大战到拉毛、美体无缝内衣,2005年兴起的彩棉热,2006年的珊瑚绒、大豆纤维;到现在竹炭纤维、大豆纤维、珍珠纤维等,每年都有新的纤维面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