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期纺服对美欧市场出口趋势统计
对欧盟的影响
纺织品及服装进口的整体增长,总括而言尚未对欧盟的生产造成过度冲击。若干较发达的欧盟成员国(如丹麦、德国、芬兰、法国、爱尔兰及英国)的产量虽然下降,但中欧、东欧及南欧部分国家(如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希腊及波兰)的产量却有提升。欧盟与地中海及东南欧国家发展合作生产关系,明显有助保留欧盟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活动。
2007年欧盟的纺织品及服装产量估计较2006年增长0.2%。2由于纺织纤维制备及纺纱产量下降3.3%、针织及钩织织物产量下降2.3%、梭织织物产量下降2.8%、纺织品整染产量下降0.6%,及纺织制成品产量下降0.5%,拖累纺织品产量减少0.2%。2007年,针织及钩织套头衫、开襟衫以及类似产品的产量增加12.1%,而针织及钩织袜类的产量亦增加1.6%。除工作服之外的外衣产量增加6.1%,加上内衣产量增加0.6%,带动所有其他服装及服装配件产量上升2.6%。
四. 2008年及之后美国的可能发展趋势
2008年趋势
尽管数量限制会持续造成贸易扭曲效应,不过跟2007年一样,内地厂商于2008年仍有机会在美国实施配额限制的类别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尽管2007年的配额使用率相对较高,但2008年中国内地在主要配额类别的贸易仍有望取得大幅度增长。例如,美国的338/339类(棉质针织恤衫及女装松身衬衫)产品进口量可在2007年的水平上增加多达31.5%,347/348类(棉质长裤)的进口量可增加多达27.4%,352/652类(棉质内衣)的进口量可增加多达27.6%,而340/640类(男装及男童人造纤维及棉质梭织恤衫)则可增加多达33.5%。332/432/632 T类及345/645/646类的进口量可能受到更大限制,但仍有望增长21.7%及23.2%。此外,羊毛服装及非服装类纺织品目前虽有进口配额限制,却不妨碍它们在2008年实现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在非配额产品方面亦有大量拓展的机会。
美国配额使用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对中国内地服装实施的配额,使用率均较2007年同期低。例如,2008年上半年,338/339类的配额使用率达29%,而2007年同期则是48.6%。此外,347/348类的配额使用率是36.7%(上年同期为58.2%),352/652类为31.4%(上年同期为42.9%),638/639类为30.9%(上年同期为40.8%),647/648类为28.4%(上年同期为41.4%)。
与此同时,2008年上半年332/432/632T类、349/649类、359S/659S类、363及443类的配额使用率稍高于2007年同期,但这些类别在年底前并无配额用尽的危险。
由于经济放缓导致消费开支萎缩,进口数字显示,2008年首4个月美国从中国内地进口的纺织品及服装呆滞不前,令人意外,进口量仅比2007年首4个月增长0.4%,总值则下降2.6%。期间,美国从中国内地进口的服装为19.82亿平方米,下降5%,总值为57.51亿美元,下降6.8%;美国从中国内地进口的纺织品为39.93亿平方米,增长3.4%,总值达29.48亿美元,增长6.7%。鉴于2009年1月1日将完全取消配额限制,2008年下半年中国内地的出口应会好转。此外,内地厂商会继续在不受配额限制的产品上扩展业务,同时亦会增加配额产品的付运量。
香港对美国的纺织品及服装贸易,大部分仍将倚靠与内地的外发加工安排。然而,这种安排的重要性将延续去年的趋势,在2008年进一步减退。如上所述,2008年,内地在受限制类别方面的贸易会显著增加,料将尽量使用全年的配额。如此一来,内地对与香港进行合作生产的需求将会下降,从而导致美国在2008年减少从香港进口纺织品及服装。
美国2008年1至4月的进口数据显示,期内美国从香港输入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口表现较预期好,进口量达1.12亿平方米,仅下滑1%,总值则为5.19亿美元,上升0.7%。显而易见,假如内地的配额使用率大幅提高,以致有需要重新启动外发加工安排,香港与美国的服装贸易应可暂时重受刺激上升,如同2007年11至12月一样。
2008年,中国内地将继续面对多个供应地的竞争。越南便是其一,尽管该国经济面临短期挑战,而布殊政府又决定对从越南进口的纺织品及服装实施反倾销监察计划,但预期越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会增加。其他国家如孟加拉、印尼、柬埔寨、萨尔瓦多及洪都拉斯等,今年亦会有不俗的表现。相反,墨西哥、加拿大、土耳其、菲律宾、斯里兰卡及南韩等,2008年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及服装可能进一步减少。
总的来说,中国内地作为首选供应地的地位,应能承受生产环境日趋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巩固乃至增强,尽管如此,美国进口商将继续从不同的地点采购产品。《多种纤维协定》配额取消后,美国进口商的采购地数目有所减少,于2008年及之后或会进一步下降,但相信仍会维持一定数量,可能是30个国家左右。价格及品质一直是美国买家最关心的问题,但其他因素包括快速反应(即回应市场的速度)、及时交货、有效率的客户服务和增值服务等,亦日益重要。劳工权益亦是美国买家关注的一项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