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扣钉出大市场 三代桥头商人的成长史(图)
王碎奶在儿子的门市店里整理这些改变了她一生的纽扣
领着乡亲摆地摊 “王碎奶”们让山坳里冒出市场萌芽
王碎奶,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兴衰变迁的见证人,1979年她带头在桥头街上摆起了地摊卖纽扣,也从此纽扣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要探究纽扣市场的起源和历史,王碎奶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在她的带头下,一个个“王碎奶”摆出了地摊,浙南山坳里由此“冒”出了市场的萌芽,并不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王碎奶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永远地嵌进了桥头的历史当中。
为了能每天吃上大米饭 她把钱缝进腰带爬上了火车
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只相当于1957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70多元,“跨过温饱线”依旧是大多数农民的目标。经济面临崩溃和农村一片凋敝的背后,改革的浪潮在悄悄酝酿着……
人均只有两分地的桥头,农民们养家糊口的愿望更为迫切。每年农闲,都会有大量桥头人外出弹棉花,或挑着货担四处兜售。市场的元素之一——走南闯北的“经商思维”已经浮现在桥头人身上。
王碎奶,当地的一位普通妇女。每天都能吃上大米饭,这是她和全家人最大的梦想。绝大多数纽扣市场里的第一代商人,解决自家人的温饱,都是促使他们摆起地摊的初衷。
就在那一年,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并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改革。
改革的春风从北京“吹”过来,也让王碎奶这位农村妇女的人生开始发生变化。临近年底的一天,公社开会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乡亲们知道中央开始鼓励个人做一些小买卖了。
看到邻村叶克林、叶克春俩兄弟外地带回的纽扣半路上就被人抢购一空,王碎奶东借西凑带了500多元钱,爬上火车去全国各地找纽扣厂。“我把钱全部缝进了腰带里,一见到乘警就心里紧张,怕被发现有这么多钱。”王碎奶一辈子也忘不了,第一次出门乘火车的情景。
和王碎奶一样,数百桥头人也是这样揣着钱爬上火车,“走”上了第一代市场商人之路。
坐在火车上,王碎奶想的只是让全家人都能吃上“饱饭”。这个农村妇女根本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会引起整个桥头的改变,在浙江乃至整个全国的改革史中留下了印记。
王碎奶就是在这个桥头开始摆摊做起纽扣生意
战战兢兢摆摊 她10天不到赚了200元
如今,和大多数纽扣市场的第一代创业者一样,王碎奶把做了二十多年的纽扣生意都交给了三个儿子,只是偶尔会到店铺里面转转,见到有采购商上门看样货,她不禁回忆起三十年前自己第一次摆摊卖纽扣。
桥头村村口有一座桥,是村民外出的必经之地。当时,王碎奶从江苏背了一麻袋纽扣回村,拿出门板,就把纽扣摆到了桥上。
那之前,个私经济一直是一个禁区,被称为“资本主义尾巴”,虽然听过了中央的精神,王碎奶还是有些战战兢兢。远远瞅见公社干部过桥,她会把脸扭过去,怕被认出来,“那时候做生意不仅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还会成为反面典型。”
计划经济的时代,商品流通主要依赖品种单一的供销社,王碎奶带回的物美价廉的纽扣,自然吸引了盈门的顾客。不少人从温州、丽水赶到山坳里的桥头抢购纽扣。不出10天,王碎奶带回来的第一批纽扣就卖光了。
收摊一盘账,净赚了200多元!而当时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刚过100元。10天不到就净赚200多元,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王碎奶觉得自己走了一条近乎神奇的致富路,也更坚定了继续做纽扣生意的决心。
“市场”的概念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是王碎奶的所作所为,却在当地孕育了市场经济的萌芽——见到王碎奶的“丰收”,乡亲纷纷效仿去进货摆纽扣摊,虽然还是有些战战兢兢,虽然还是不敢大声叫卖吆喝,但并不妨碍四面八方的的顾客源源不断涌来购买。
渐渐地,这座石板桥连同周边的街道形成了“纽扣一条街”,也成了往后桥头纽扣市场的“雏形”。第一批摆地摊做生意的桥头人,也自然成了这个“地摊市场”的第一代商人。
那一年,是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