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心织成 推陈出新技艺精
那是一段苦涩的日子,但蓝印花布给吴元新带来一些甜意。为了生计,他白天设计、晚上制作蓝印花饰品,一周要跑两次上海送货。那时从南通到上海要坐船,一去就是6个多小时,为了省钱,吴元新都是坐晚上10点的四等票。“睡一夜,到达上海码头才4点,在船上可以呆到6点,办完事,当天晚上可以再坐船回来。去码头时,大包小包,自行车后座上堆得高高的,10岁的女儿坐在布堆上,说是"骑骆驼"。”爱人把他送到码头,上船那段长长的路都是吴元新一点一点挪过去。船到上海,吴元新再一点一点挪下船。谁也想不到,这个像民工一样的男子,是从事蓝印花布设计的艺术家。“也曾碰到过地痞,挣的钱都被抢了。但一直坚持着,我只觉得,能做蓝印花布就很欣慰!”
1997年5月28日,蓝印花布艺术馆正式开张,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蓝印花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少地方还请他去外地展示原汁原味的印染艺术。吴元新说:“只要是能推介蓝印花布,自费的展览我都愿去!有人算经济账,亏了就不参加。我不是,我就是想让大家都来保护蓝印花布,不求回报,只管耕耘!”
南通的蓝印花布出名了,吴元新带着他的蓝色梦想到北京、到南京,甚至在美国和法国,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他迎来了艺术的最高荣誉:
————2006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传统印染行业中第一位国家级大师。
————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中国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申报“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文化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蓝印花布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荣誉纷至沓来,吴元新感觉压力特别大。他诚恳地说:“下一步该怎么走?怎么能把蓝印花布传承好?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怎么不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失?2004年5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来馆内参观,说我几乎每分钟都在讲蓝印花布,怕一不讲就没了!也许就是这样吧。”
我问他,搞了30年设计,纹样超过明清时期了吗?“没有没有!明清时期,蓝印花布进入鼎盛时期,太多的纹样、太多的艺术,现在我们已经丢失了不少纹样。明清时期那些民间艺人创造了最美的蓝印花布!”
他几次对我提到了“责任”,“我们有责任把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流传下去,否则我们的子孙不知道,他们的祖辈穿的什么、盖的什么,怎么样生活的!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一些民间艺术消失了,太可惜了!”
民间艺术是最“土”的,也是最“洋”的,如今,蓝印花布用在很多服饰设计中,再一次受到现代人的钟爱。
几天的采访,经常被各种事情打断,各地的团队来参观,都想请他介绍。他一一答应着,不厌其烦地解说:“南通是纺织之乡,明代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传入南通,"衣被天下"。蓝印花布广泛在民间使用,被面、衣服、包袱皮、头巾、肚兜、帐帘、蚊帐等等都用蓝印花布。”一说起蓝印花布,他的眼睛在发亮,“你们看,这个被面上的图案有吉庆有余、凤戏牡丹,周边是如意、铜钱、方胜、宝瓶、笙,是民间八宝,暗含着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和早生贵子。在小小的蓝印花布里,这么多美好的愿望都融入其中,千百年来,就这样流传下来,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它们保护好,传承好!”每次讲到这里,总有参观者鼓掌,吴元新笑了,那一刻,他腰挺得很直,没有一点病痛。
回到北京,我再一次翻开《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深深被蓝印花布的韵味打动,每一个线条、每一朵花朵、每一个人物,无不古朴简单,蕴含着百姓对美的追求。“民间有大美”,吴元新这30年所做的,恰恰是抢救这些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本真的东西。民间文化是历史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抢救那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就是留住我们民族的文脉。
请让我录下冯骥才先生在《活着的遗产》的一段文字作为这次采访的结束———
“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
“我们能给后人留下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于我们能保护住多少杰出的传承人。这是巨大又细致的工作,是不能绕过又十分艰难的工作,并且是必须亲临田野第一线的艰苦工作。但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