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纺织工业激荡30年:纺织强国的梦想征途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1-08 08:31:54  来源:中国服饰报 收藏

  据介绍,1984年8月4日,作为中国纺织历史上最早、最大的生产基地,上海纺织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建立了上海工业系统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培育了上海二纺机的企业改革典型,倡导主动地、不间断地实施改革。随后,又建立起了全国第一家发起式股份制企业,完成了第一家破产终结企业的试点;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压缩初级生产规模,敲响了全国“压锭第一锤”,与调整分流相配合……

  “从1992年起,立足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纺织率先奏响了改革调整的主旋律,果断地实施了产业结构、经营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的大调整。我们调整压缩企业近500家,相当于现有企业的2倍;纺锭总数从255万锭,锐减到37万锭,初级加工能力压缩了85%。”席时平回忆当年的改革,仍不禁感慨地给出“调整力度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的形容。

  改革开放最终使得上海纺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席时平介绍,上海纺织的主营业务收入并没有因为压锭、减员而降低,而一直稳定在250亿元人民币上下。人均指标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人均销售额首次超过100万元,比调整前的1991年的4.47万元猛增22倍;人均利润达到1.56万元,比调整前1991年的0.14万元猛增10倍以上,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上海纺织职工的生活水平也同步提高。近三年来,全公司员工工资连续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2007年在岗员工平均工资达到3.8万元,首次超过全市平均工资3.47万元,享受着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成果。

  素有“千里闻机杼、日出万丈绸”之美誉的绍兴纺织,同样在改革开放30年间延续了应有的辉煌。

  “30年里,绍兴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始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致力于纺织产业地巩固提升,经历了‘五次纺织业发展飞跃’:70年代末化纤纺织齐步;80年代中后期市场拉动,兴商建市;90年代中期企业民营化生产积极性大调动;90年代末先进的无梭织机提升纺织产能;21世纪初大胆开拓国际化道路。”柯桥·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生在此次纪念改革开放的座谈会上说道。

  有目共睹的是,目前,绍兴县已经形成了一条从PTA化纤原料,到面料、印染印花、纺机制造再到服装家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幅提升,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全县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近万家,2007年生产各类化纤227万吨,化纤布56亿米,印染布139亿米,服装2.22亿件(套),纺织年产值1137亿元,全县纺织产业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约1/10。

  产业的发展,同样给予了市场以莫大的提升空间,柯桥·中国轻纺城也由此成为了改革开放30年间专业市场勃兴的一个范本。

  据周如生介绍,2008年1~10月份,柯桥·中国轻纺城实现市场成交额443.26亿元,市场交易已逐步由“现货、现金、现场”交易向“订单化、电子化、公司化”方式转变,市场经营户也逐步由个体工商户向工贸一体型企业家转型。

  科技研发、品牌意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

  30年中的观念革命

  “到2010年,产业升级方面将有重大的改观。”杜钰洲表示,要建设创新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要转变出口的增长方式,以及要转变纺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产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事实上,“创新”两个字,已经成为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心最珍贵的一个词汇。以“创新”为名的科技研发、品牌意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正在给中国纺织工业跃离传统的工业化形象,带去更为时尚、更为现代、更具市场意味的观念革命。

  以科技研发为例,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的更新之风已经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

  一个典型的改革样板便是江苏红豆集团。根据红豆集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作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企业集团,2001年红豆集团产销总额近30亿元,2005年达到117亿元。按照服装占红豆集团整个产业结构50%来计算,在这5年中,红豆服装的产销量增长了近4倍。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认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但并不意味着服装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绝缘,相反,服装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企业才能有更高的效率与效益。

  同样的观点在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中得到了共鸣,舍得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将有助于企业产生更高的效益。

  “三十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也就是要敢想、去做、坚持、改进,很多难点、重点才能突破。”在此次纪念纺织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的研讨会上,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彰明说道,“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是一条好路子。”

  据汤彰明的介绍,常山股份利用配股资金、国债贴息贷款和自有资金投资了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全资子公司——恒新纺织有限公司,装备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紧密纺生产线,兴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试纺出400支高支(上接A6版)纱,上机品种全部实现定单生产,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际USTER公报5%高端水平和著名客户A级纱线标准。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噪音大大降低,实现粉尘零排放,劳动生产率是老企业的5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工业  创意  行业管理  产业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