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激荡30年:纺织强国的梦想征途
原因之一,长久积淀下的比较优势不会转瞬即逝。
“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比较优势升级和梯度转移是中国比较优势延续的两大趋势。”杜钰洲说道,“2007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工资比上年提高了20.79%,增幅首次高于全国工业0.21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会从此失去。”
“理由在于,比较优势不是静止的,从本质上讲,它是由劳动者创造力的机会成本决定的,是由不同复杂程度的生产层次上的机会成本相比较而决定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劳动力的创造力水平,已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但成本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相比仍然低1/10~1/20,我国东部沿海纺织业小时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土耳其的1/3,其比较优势的提升,显而易见。”杜钰洲继而论证道。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拥有比较优势的梯度转移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将劳动密集加工环节向国内欠发达地区转移,形成跨地区产业链,既保持国际竞争力提升,又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这样做的企业在东部地区已经比比皆是。”杜钰洲补充道。
原因之二,内需的拉动将最大程度地惠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
“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42元,是农村居民人均193.4元的5.39倍。如果区域经济差距拉近,农民达到目前城镇的水平,那么仅农村衣着消费增长额就会使全国衣着支出总额比目前扩大2.7倍。”杜钰洲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有理由对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在杜钰洲看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必然会拉动与居住有关的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必然会增加对土工合成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将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纺织工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尤其表现出在满足和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促进城镇化,参与全球化竞争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内需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杜钰洲给出结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宏观调控的空间较大,相信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政方针和各地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会逐步显现。我们更看中纺织工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加上国务院把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鼓舞力量。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行业的信心。”
不过,在这位30年间为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思考不倦的行业高层看来,中国纺织工业要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仍然存在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留待破解。
“比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降低或控制成本问题,中小企业提升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构建跨国供应链问题,形成中国跨国大企业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都要依靠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行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与自主品牌的贡献率来解决。”杜钰洲指出。
他希望以更为务实、有效的方式提高中国纺织工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面对占行业99.4%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当前占行业总数三分之二的困难企业和广大规模以下小企业,将加大公共服务,提高产业集群社会化功能,在质量、研发、信息化、物流与市场、培训、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使结构调整平稳有序推进。”杜钰洲指出。
“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纺织工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杜钰洲随即强调,“应对跨国垄断性品牌的压力,要靠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扩展,提倡技术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有机结合,促进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与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建设,构建品牌设计、生产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品牌供应链和价值链。”
如若每一个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能将“应然”成功转变为可以触手可及的“实然”,中国纺织工业必将延续无数个30年高速、持续发展的辉煌,迎来“纺织强国”的至高嘉奖,我们相信并且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