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三、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棉花供给立足国内生产的方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稳定面积,优化布局,强化基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品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植棉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棉花安全。
(二)发展目标
2010年棉花面积恢复到8500万亩,皮棉单产达到92公斤/亩,总产达到780万吨;陆地长绒、中长绒、中短绒比例由2:93:5调整为3:90:7。2015年棉花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皮棉单产达到95公斤/亩,总产达到810万吨左右,力争满足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陆地长绒、中长绒、中短绒比例调整为5:85:10。
(三)主要任务
综合考虑未来我国棉花产需关系和生产瓶颈,今后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任务是:增强基础保障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物质装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质量,保障国家棉花安全。
1.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棉田抗旱排涝能力;平整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平衡使用化肥,提高棉田土壤地力,使中高产棉田比例达到60%左右。
2.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幅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品种创新,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筛选杂交优势组合,研究高效制种技术,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扩大良种良法配套比例,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质高产潜力。突出抓好节水、节肥、节药等省工节本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棉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棉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提高棉副产品的增值增效能力。
3.提高物质保障能力。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棉花生产机械和物化技术产品的研发,提高棉花生产的物质保障能力。扩大优质种子繁育规模,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优质良种的保供能力。加强适合棉田操作的农业机械研发,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缓解日益紧张的用工矛盾。加快可控降解地膜、缓释包膜肥、工厂化育苗设施、膜下滴灌设备等生产投入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提高棉花生产的物化技术支撑能力,有效降低投入品成本。
4.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棉花田间管理复杂,生产用工多,技术要求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棉花生产劳动力缺乏和素质下降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建立健全棉花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棉花社会化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服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棉花(棉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培育棉花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拓展龙头企业对棉花生产的服务功能,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四、优势区域布局
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包括304个10万亩以上(团场和农场5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市、区、团场、农场,下同)。
(一)黄河流域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棉区主要包括天津、冀东、冀中、冀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苏北、豫东、豫北、皖北、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有146个10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该棉区地处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无霜期180-230天,大于10℃积温4000℃-4600℃,年日照时数2200-2900小时,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春、夏干旱和秋季低温阴雨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滨海滩涂、盐碱地和高岗旱地为一熟春棉。棉田布局集中,单产水平中等,面积增加潜力较大。近年来棉铃虫暴发为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棉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及枯、黄萎病危害日益严重。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异性纤维问题突出。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2.目标任务。2010年棉花面积4200万亩,皮棉单产75公斤/亩以上,总产320万吨左右。2015年棉花面积4200万亩,皮棉单产80公斤/亩左右,总产330万吨以上。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有效控制异性纤维混入。
3.主攻方向。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造中低产棉田,提高土壤地力和灌溉能力。雨热资源丰富地区扩大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推广促早栽培、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枯、黄萎病及转基因抗虫棉非靶标害虫的有效防控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实行轮作倒茬。主攻伏桃、争结秋桃,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原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