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制鞋工业转移动向研究
二、中国鞋企迁移之路——国外篇
在中国今年宏观政策频频出台,物价高涨,用人成本上升,人民币过快升值等不利因素对照下,东南亚国家的优势愈加明显。劳动力成本是该地区第一大优势,不仅低于中国的东部沿海,还低于中西部地区;第二大优势则是,该地区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较多,投资手续也大为简化;第三大优势则是原材料成本较低;土地成本也是吸引企业家的一个原因;此外,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这对有意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企业颇具吸引力。
越南
1.越南概况
越南
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边界线总长3,730公里,北面与中国接壤(1150公里),西面与老挝接壤(1650公里),西南面与柬埔寨接壤(930公里),海岸线总长3200公里。
从外资进入情况来看,近几年,大量外资公司涌入越南,其中多数都是服装和鞋类生产商,中国大陆人工和业务成本的上升促使它们转战越南。去年外资企业申请在越南投资200亿美元,较临近的泰国高出1/3。
(1)中国台湾企业最早挺进越南
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持续走高,勇于尝试低成本经营的大陆台商早就酝酿着环境转移。越南台湾商会台北办事处邱垂祺主任介绍:“在台湾企业登陆最早的珠江三角洲,早从1998年起,就有不少企业开始向越南迁徙,尤其是制鞋、家具与成衣等轻工业,目前估计已达4000家左右。现在,越南已成为台商海外开拓的重要据点,台商对越南的投资仅次于大陆。”
邱垂祺强调,除了便宜的工资,越南还有其他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越共的绝对权威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不断壮大的国内市场,此外,它还未受到反倾销和配额的限制。美元对越盾的大幅升值,也为企业的产品出口创造了更多的盈利空间。
(2)中国大陆企业紧跟其后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制鞋等企业也慢慢地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了越南。传统的中国制造模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成为近年中国最响亮的口号,这让后起之秀的越南从中大受其益。一方面,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如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的土地供应减缓了产业投资增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加快、两税并轨正式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等,令国内成本优势有所弱化。
越南
中国商会会长杨真透露,中国政府提高了环保标准,也使得不少企业不得不转战越南。据媒体报道,去年一年,环境监管部门驳回了投资额达数百亿美元的未达标新开工项目。
(3)中国香港把越南作为下一个产业转移的目标
中国香港也在同一时间把越南作为下一个产业转移的目标。2008年5月14,面对珠三角日益上涨的成本压力,部分香港生产商已经考虑把生产基地迁移至内陆或其他地区,例如东南亚的越南及柬埔寨。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在今年5月5至9日举办了“香港成衣及鞋履业越南及柬埔寨考察团”,让有意迁移生产基地的成衣及鞋履业代表考察搬迁的可能性。
考察团由香港贸发局制造业拓展总监周瑞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会长钟国斌及香港鞋业总会会董邱立基一同带队,团员包括29位香港制衣业代表及14位香港鞋履业代表。
但是,市场变化莫测,选择在某一地区开设工厂生产,不仅要看当地的土地、劳动力成本是否低廉,同样重要的是当地的经济状况是否稳定,包括罢工在内的其他成本是否高昂。现在看来,高通胀等诸多因素使越南很可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边缘,而从中国大陆转移到越南设厂的制造业厂家也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2.越南优势
越南地价便宜,是吸引外资的一个优势。1平方米60美元是南部普遍地价。在非工业园区,价格比工业园便宜一半,或者只有工业园的1/3,但工业园内的水电、安全都有保证,交通便利。非工业园,经常停电,因为越南电力短缺。2008年,越南电力仍然短缺,所以将继续从中国购电,以便保证北部地区的用电需求。
2006年,在政府把最低月薪标准提高了40%后,越南制造业的总体成本依然比中国低35%。而且,为了鼓励外商投资,更鼓励外商集中在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内投资,越南政府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进入经济园区投资的企业,从应纳税之日计起,免征4年营业所得税,其后9年减半征收等等。
更重要的是,越南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制造业产品在东盟地区享有一定的关税优势;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税减让的正式实施,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关税优于对WTO其他成员国,将更有利于越南企业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
2007年1月11日,越南加入WTO,将按照WTO承诺相应的进口关税将会进一步降低。在入世后的5至7年内,削减3800种商品的关税,把平均关税由17.4%降低为13.4%.还有美越双边贸易协议,也为越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外销市场。这些都吸引了国际资金纷纷流入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