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PTA宜持短多长空思路
生意社7月28日讯 经过短暂的回调,7月下旬,PTA再次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连续四根阳线,PTA创出了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令市场人士惊诧不已。当7月份市场传出福建炼化,福佳大化及中海油惠洲三套PX、PTA产能230万吨的新装置建成并投产,且后续仍有上海石化及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合计产能为160万吨的新装置将四月份开始商业化运行的消息后,市场上PTA供应过剩的局面已成定局,而就在此时,PTA却强势冲高,创出了自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再次牢牢锁定了市场人士的眼球。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内经济大环境。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扭转了去年四季度增幅快速下滑的趋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其中二季度增幅回升到7.9%。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需求情况看,扩大内需对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了45.9个百分点。扩大消费政策成效显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6%,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7个百分点。
从PMI分项数据看,当月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达到57.4%和56.6%,比3月份各上升0.5和2.0个百分点,并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而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0个百分点,达到51.3%,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突破50%。但新出口订单指数(49.1%)仍低于50%,显示出口形势仍不乐观,外需恢复尚需时日。外围经济体中,4月份美国PMI先行指标再次回升3.8个点,至40.1,高于市场预期,为连续四个月回升并且环比增幅高于前三个月。表明美国经济增速已经开始自2008年四季度的低谷缓慢回升。因此,专家们判断一季度是本轮经济调整的相对底部,2季度开始,经济将逐季走高,2009年全年GDP增长为7.6%。
在国内经济率先反弹的带动下,纺织行业也不例外,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以及对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政策的积极效果逐步显现,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已经从今年1~2月的低谷逐步恢复,二季度以来的多项指标表明纺织业投资出现扭转负增长局面。前5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9.29亿元,同比增长5.7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12个百分点,但较1—4月加快了4.09个百分点。纺织生产增速持续回升。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处于负增长状态。今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27.9亿美元,下降10.9%。其中纺织品出口269.4亿美元,下降15.2%,服装出口458.6亿美元,下降8.5%。据业内人士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服装(000902,股吧)业已有近八成外销企业出口转内销。但可喜的是,国内消费市场不负众望。今年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产值10532.47亿元,同比增长9.42%,较2月底增速回升了2.79个百分点,行业内销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77.07%提高到了80.03%,内需对行业稳定回升的第一拉动作用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近期市场人士预期纺织行业走出低谷的脚步将加快;即将进入纺织业销售旺季,厂商需补充库存;原油继续反弹等利好因素的影响,短期内PTA仍有上行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下半年新装置陆续投产,产能稳步扩大的情况下,若无切实有效的消化产能的措施,后市PTA必将供过于求,可以说,产能过剩将是PTA难以承受之痛。王者前进的脚步也将不那么顺畅。我们仍宜以短多长空的思路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