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的的成功崛起之路
生意社9月29日讯 在恒源祥,刘瑞旗是绝对的明星。在和恒源祥体系的每一个人接触时,你都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位恒源祥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拥有诸多的头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国际毛纺组织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以及东华大学顾问教授。而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也被渲染成为了一个传奇。
在刘瑞旗之前,“恒源祥”这个诞生于1927年的老字号品牌,在建国以后的公私合营和计划经济中,已经被人淡忘甚至一度消失。直到1987年,恒源祥还只是一个经营绒线的商店,并且仅在上海的南京东路上有一家门市。
一个恒源祥的资深员工,在介绍恒源祥发展史的时候强调了这么一个细节,“1987年1月1日,29岁的刘总正式进入恒源祥。这一年距离恒源祥诞生的1927年恰好是一个甲子年,一个轮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我们说找到了一个转世灵童,因为我们的创始人沈莱舟也恰好是这一年过世的”。事实上,刘和沈并没有碰过面。不过据其内部员工说,1987年,在看到刘瑞旗在报纸上做的一个简单的促销广告之后,沈莱舟曾说,“看来恒源祥是有希望了”。
刘瑞旗的入主被看成是恒源祥崛起的关键点。1991年刘瑞旗把“恒源祥”从一个商店的商号注册为产品的商标,而当时的恒源祥并没有自己的产品。当刘瑞旗试图和上海本地大的毛纺企业进行联营时,“但因为处于供方市场,那些上海的毛纺企业并不愿意替恒源祥生产产品”。
不过,“不具备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恒源祥,却在无锡找到“门当户对”的合作伙伴。无锡的一家拥有200多万资产,但经营困难的村办绒线厂成了恒源祥的首家联营工厂。当时,这家村办企业动用了当地最好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并在拖拉机上放了一张藤椅,来迎接刘瑞旗,以示尊重。
1991年3月1日,恒源祥在无锡生产出了第一件产品,“那一年恰好是羊年”,该年恒源祥生产的绒线达75吨。到1996年,恒源祥的绒线工厂发展到4家,年生产绒线1万吨左右,成为世界上产销绒线量最大的企业。
1998年以后,以羊毛为基础,恒源祥开始拓展到绒线以外,包括针织、服饰和家用纺织品在内三大板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
在解决了生产问题之后,刘瑞旗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而广告成为了他的第一选择。
1992年,刘瑞旗首先在上海电视台牛刀小试。在当时最小广告投放单位为15秒的情况下,他首创了5秒广告———简单的“小囡头”商标动画加上“恒源祥羊羊羊”广告语,每5秒可以循环播放两遍。这种广告的极致简单却在当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3年,刘瑞旗又在中央电视台如法炮制,并且再次获得成功,“恒源祥羊羊羊”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到全国。
在广告方面,恒源祥追求的是影响力。于是,足球这个最庞大的体育产业,也成了恒源祥广告投放的重点对象。从1994年开始,恒源祥就开始赞助中国足球联赛。从球场边的一块广告牌,到请明星球员拍摄品牌广告,11年来,恒源祥对中国足球不离不弃。
刘瑞旗在组建生产联盟和广告营销上的双重努力,显然给恒源祥带来了漂亮的财务数据。根据恒源祥提供的资料,到2004年,恒源祥旗下“针织、服饰、家纺、日化”等产业的加盟工厂发展到近100家,合计销售商品2000多个品种共3500万件,销售额为17亿。而这些贴着“恒源祥”商标的产品的零售总额则高达35亿。
最经典的MBO
无法避免的,恒源祥的发展史深深地打上了刘瑞旗的烙印,甚至在今天还被一些恒源祥的员工演绎成刘瑞旗的个人奋斗史。而在2001年的那场号称“最成功、最经典”的MBO之后,这一说法变得越发接近事实。
2000年,“世茂集团”成为恒源祥的母公司“万象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因为,“世茂集团”致力于发展房地产业务,所以急需剥离主营针织服饰的“恒源祥”。而当时为“恒源祥”找到合适的外部买家并不容易,并且这些资产离开了以刘瑞旗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有很大的经营风险,MBO成为“世茂集团”和刘瑞旗共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