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台管理办法 第三方支付将进入规范运营
生意社6月24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指出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专家指出,本次《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国内蓬勃发展且普遍面临"身份缺失"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将进入规范运营的新时期。
央行加强监管第三方支付需获得"牌照"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货币资金转移服务。根据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央行规定,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
除注册资金外,央行还要求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符合四大条件:一是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三是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四是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近年来,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发展迅速,据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最新统计,2010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81.6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达1999.4亿元,环比增长13%。
不过,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却普遍面临"身份缺失",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指出,由于政策法规滞后和社会信用缺失等原因,第三方网络支付行业较长时间处于网络运营和金融业务交叉监管的"灰色地带"。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贺强就针对第三方支付提交提案,建议尽快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并加强信息安全环境建设。
正是在此背景下,央行此次的《办法》,被认为标志着第三方支付行业将获得正式的身份认可。支付宝相关业务负责人朱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管理办法的出台首先是给了规范运营、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公司一个身份的认可。"
市场设立进入门槛行业迎来再度洗牌
根据央行2009年的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业务种类覆盖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代付等各类业态。
此次,无论是门槛的设立,还是身份得到认可,在第三方支付业内都得到认可。目前,对于央行发布的《办法》,第三方支付企业大多持积极态度。
"我们一直以来都对管理办法持欢迎态度,现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这对规范行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会是好事。公司将根据规定积极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朱健表示。
来自上海第三方支付业内公司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办法》出台无疑将有利于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汇付天下也正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