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买手新模式
生意社10月21日讯
消费升级,引来买手模式的新苗头
“只要说出品牌,就能帮你买到。”闫小姐说。
闫小姐是郑州一个买手,曾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她,最近转战郑州。无论是意大利的皮鞋,还是日本的时装,只要说出品牌名字,她和她的同行们就能帮消费者买到。
他们的身影,不仅出现在郑州,也穿梭于世界每个角落。
而在今年4月,SAMMY在杭州万象城亮相。
“这是以买手店形式开店。”SAMMY相关负责人郑冠丰说,SAMMY旗下有约50个中高档品牌,其中Blumarine、Blugirl等品牌都是首次进驻杭州。
以前,人们谈买手店,只会想起新华路或者武林路一些韩式或者欧版服饰专卖店。而从去年开始,随着杭城众多大型百货商场的新开业,时尚买手店成了杭城商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比如杭州大厦D座,就有ALLE、CO11、D-mop等10多个集成店,“这些基本都是时尚买手店。”该商场业务营运管理部副部长任婵贞说。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买手店有很多。”华润新鸿基(杭州)公司助理总经理陈进说。
其实,更多企业也开始采用买手模式。
去年,凡客正式宣布进军牛仔裤市场,而牛仔裤产品设计生产是“买手模式”的一次尝试。
据介绍,凡客首次推出的8款牛仔裤,款式时尚,富有设计感,很快受到消费者欢迎。
凡客培训了10多人的买手队伍,这些买手们,到欧美参加时装节、逛商场,从中寻找最流行时尚元素。设计师团队根据买手们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创新,一款款时尚的牛仔裤由此诞生。
而几年前,温州的施勇创办了品牌IT’S4U,尔后日清、嘉乐、雅风坊等都在培养自己的买手。
“七匹狼设置买手这个职位已经有两年了。”七匹狼品牌商品总监刘勇说。
而在CHIC2010上,职业买手的身影也频频出现,“买手在中国”的主题论坛也同时召开。
其实,最早的买手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他们出现在米兰、巴黎等各个时装发布会,逛著名的时装商店、各种展会,像星探一样到处跟拍,他们被叫做“买手”。
“买手”,作为一种职业,通俗地说,就是帮助别人或者帮品牌买东西的人。
“买手制的引进是必然的。”Jaceve奢华礼服品牌店经营者孙嘉蔚说。
而在第一个将Y-3、Onituska Tiger等品牌引入中国的时尚买手陈芃看来,中国买手发展已经逐渐有了一些苗头。
“买手在我国兴起,还是最近5、6年的事情。”北京九派机构咨询管理高级顾问邵立刚说。
中国买手为什么落后于欧美近半个世纪呢?
“这与中国发展的整个大环境有关。”邵立刚说,改革开放前,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很多商品都供不应求,自然不会有买手。
但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一些新崛起的企业已实现产销分开,更有部分企业开始把重点放在销售上,这可以说是中国买手的雏形,“买手作为一种职业开始被国人所熟悉。”联合证券分析师汪蓉说。
“国内很多企业以前一直在做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从来都是被生产牵着鼻子走。”资深买手姚晓云说。
而到了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1000美元,消费开始升级,制造成本不断增加,中国服装业正经历着从制造向市场的转变。
“转变的核心,就要向流通环节要利润。”姚晓云说,买手是从流通环节对货品进行管理,采用买手模式才能使品牌走出单纯加工制造的局面,实现高附加值。
在她看来,买手模式是指经营流通环节的企业,依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货品买断式经营的一种形式。
“服装产业细分推动中国买手兴起。”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负责人赵倩说。
“买手是在商业竞争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才产生的职业。”邵立刚说。
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考验,也在成就着买手。
欧美订单取消后,“出口转内销”、“原单欧美货”等外贸小店在深圳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但“只是单纯地拥有货源不是关键,”深圳一位外贸精品商城负责人说,关键是买手如何从这些外贸原单货中,发现符合消费者喜欢的时尚流行元素。
显然,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和个性越来越细化。
其实,买手的成熟与否,与消费水平有着很大关系。
前几年买手店连卡佛曾进军杭州,但后来不得不撤出,“当时市场环境很不成熟,要做出业绩很难。”杭州大厦精品女装商场经理王豪说。
但是,眼下杭州人不仅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美有自己的判断,“这就是买手店成功的消费土壤。”陈进说。
据了解,在杭州大厦SHINE等买手店内,服装单价3000元左右。SAMMY店内单品价格一般千元起步,最贵达3万元。
“买手店顾客对价格不特别敏感,他们更在乎服装风格。”王豪说,像川久保玲等设计师的作品,有很多老客会追着来买。
而这些买手店消费主力军,年龄集中在15-25岁。
“年轻人更讲个性,更在乎服务的感觉。”王豪说。
显然,现有传统企业运营模式,不能有效满足这种消费需求。“这一领域的空白,需要由买手来填补。”陈芃说。
其实,“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群体,正在转向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销售场所。”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市场监评部主任穆萱说。
“如果传统百货不能形成符合未来生活态势风格,80后、90后新生代,他们还会留在传统百货渠道消费吗?”杭州杰施时装有限公司老总施杰说,目前传统百货,消费人群年龄层越来越大,百货业丢掉了市场份额,设计师也会因此失去了风格。
实际上,买手制已经对传统百货形成冲击。
在北京西单大悦城,就有一定数量的买手店,吸纳了很多国外设计师品牌。
而应用买手模式的那些零售企业,开始过上好日子。
比如,温州吸引国际名品广场应用买手模式后,连续几年每年保持100-200%的增长。
同样,一个好买手,可以让专柜业绩激增几倍。
杭州大厦的MaxMara专柜,刚开柜时一个月只销售40多万,来了一个好买手后,业绩达到了160-180万元/月。
显然,随着国人个性化消费时代到来,款多量少、快速时尚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方法论,买手模式也将会席卷零售行业。
而“中国品牌要走出去,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买手制来运作。”赵倩说。
其实,“很多老板看到ZARA买手模式的成功,都开始拿过来用。”猫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劭强说,他们从去年也开始引进了买手,
“一个优秀的买手时尚触觉很灵敏,他们能根据市场导向而不是以生产为导向来下单。”何劭强说。
尽管买手为老板所赞赏,但目前服装企业设置买手岗位的并不太多。
波司登、七匹狼、美邦、阿依莲和鞋企百丽等部分引进了这一模式,而更多企业仍处于“观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