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解读:东莞虎门服装城的发展历史
生意社1月12日讯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犹存。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一首康有为的《过虎门》将我们再次带到了172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把大火让小镇虎门名闻遐迩。
172年后,当人们再提起东莞虎门时,昔日的“销烟古镇”已披上了“服装名城”的时尚外衣,让再次走近她的人不由得惊艳于她的美。
现在,虎门拥有较大规模的制衣企业1300余家,销售额突破150亿元,大型服装专业市场23个。而全镇65万常住人口中,从事服装生产业的竟达25万人之多。
虎门何以在悠远岁月的洗礼中悄然变身时尚前锋?沿着时间的隧道,我们一路逆流而上,渐渐看清了她崛起的轨迹。
“渔歌唱晚”中混杂进服装的叫卖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虎门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东岸,北邻广州、南接深圳,距离香港47海里,海路到香港当时只需要几个小时,这里的渔民就常常趁出海或贩卖海鲜的机会,从香港或深圳沙头角带回一些布料、服装、鞋袜等,然后返回到虎门在地摊上摆卖,以换些零用钱。摆摊地点就在现在的虎门执信公园一带。
那时,从香港带回来的旧衣服一件甚至可以卖到几十元钱,这对当时收入还很低的虎门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随着地摊摆卖者数量越来越多,在虎门,逐渐形成了一条“洋货街”。那时,洋货在内地是稀奇物,人们的衣着更都是一片“灰”、“黑”、“蓝”,那些从香港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服装、鞋、帽、甚至袜子令内地人大开眼界,前来虎门购物的人趋之若鹜,于是虎门的洋货街远近闻名,人气渐旺。
这是虎门服装产业早期的雏形,正因为摆摊卖服装的开始,成就了虎门近日繁荣昌盛的服装专业市场。日后,在虎门服装产业发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富民服装城”,其前身便是这个“洋货一条街”。
再后来,那些摆地摊的人发现从香港带来的服装的做工很简单,于是就干脆自己加工服装,买来几台缝纫机,索性自己办起了小作坊,开始了最初的服装加工厂。
这个时期,白手起家在虎门不能算奇迹,几乎在虎门做生意的人每天都在创造着奇迹,服装事业就从最初的一把剪刀、两台缝纫机、一个地摊开始。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虎门从事服装经营的商户已从最初的30多家增加到60多家,达到一定规模。如今虎门服装界的老板们,不少都是从那时摆摊起家的。
一座大厦与一个小镇
富民有一位老资历的员工,1993年,也就是在富民初建成的时候,他分得了一个摊位的指标,那是富民给内部职工的一种福利。当时摊位需要交3万块押金,一念之差,他就把铺位转让给了别人,为的是换取一辆摩托车。虽然在当时,威风凛凛的摩托车也算是奢侈品,但比起如今千万元的铺位租金,那只能勉强称得上是一件家当。所以,几乎所有见到他的人都要开玩笑似地说一句:你买的可是全世界最贵的摩托车啊!
虎门能从昔日的销烟古镇,变身为今日的服装名城,有一座大厦功不可没,它就是“富民时装城”。
但凡去过虎门的人都这样形容它——不来富民时装城,就等于没来虎门。无论是服装设计师、服装生产商、服装加盟商,还是普通的服装消费者,去虎门就必须逛富民。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温州家庭工业或联户工业的发生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市场’,也就是说它是依托于这广大流通网络的附属品。”这句话虽然是说“温州模式”,但它深刻揭示出专业市场在农村工业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从产生到兴旺发展,可以说与专业市场尤其是与“富民”息息相关。
虎门服装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是虎门服装发展历史的第二个转折点。看到虎门服装市场兴旺的大好形势,虎门镇政府决定建造一座大型专业服装市场,将那些临街依巷的商户全部集中在一起经营。
1993年11月,筹资7000万元建成的富民时装城开业。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成交额10亿元。而短短3年后,随着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其销售额呈现了跳跃式发展,1996年年底盘点时,已高达15亿元。直至今日,富民一直处于虎门服装专业市场的领头羊位置,更是虎门服装发展的晴雨表。
富民时装城的成功运行,是虎门服装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它培育了一大批日后乃至现在都响当当的品牌,“以纯”就是从富民孵化出来的知名品牌,还有一批知名品牌如灰鼠、伊韵儿、依米奴等等,它们都曾借力于富民这个平台。因为这些知名企业的不断壮大和一大批企业家的涌现,富民还由此被称为“品牌的孵化器”和“民营企业家的摇篮”。
市场带来的巨大需求导致企业在其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企业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又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良性循环,最后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