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知识]汉服的特点与流行性分析
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就可以了。这个带子都是完全实用性的,腰间的大带和长带子却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装饰性,另外还有象征性意义,那就是象征着权衡。汉服的大带与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宽,而且汉服的大带需要与衣服的整体一样镶嵌边缘。
4上衣下裳的结构方式
在汉服的结构上,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东汉刘熙•《释名•释衣裳》:“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身、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其变化形式是直接直身通裁不分开裁剪的长衣。这种方式好比是“天地人合一”,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所谓“襦”就是短衣,是上身所穿的,包括上襦、短袄、短衫、半臂等;“裙”也就是“裳”,是下身穿的,包括裙、裤、围裳、蔽膝等。襦裙是历代女子无论士庶都喜欢的样式,普通百姓家男子一般上身穿过膝短衣,下穿长裤或加一件短及膝部的围裳。
汉服具备的这些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外观形式,和西式服装大不相同,而且和那些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汉服作为民族服饰完全可以体现华夏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一个发展完备而充分的服饰体系,汉服包含了礼服、常服等各种款式,这些不同的款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这是其他服饰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大国,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汉服的审美特征是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对于汉服文化的研究可进一步开展传统文化中礼仪、节日以及生活哲学相结合的研究。这样为传统文化可提供更好的传承方式。通过汉服的流行,在社会整体中拓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实用思路,进而带动传统优秀文化全面回归。
作者:鲍怀敏
4上衣下裳的结构方式
在汉服的结构上,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东汉刘熙•《释名•释衣裳》:“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身、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其变化形式是直接直身通裁不分开裁剪的长衣。这种方式好比是“天地人合一”,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所谓“襦”就是短衣,是上身所穿的,包括上襦、短袄、短衫、半臂等;“裙”也就是“裳”,是下身穿的,包括裙、裤、围裳、蔽膝等。襦裙是历代女子无论士庶都喜欢的样式,普通百姓家男子一般上身穿过膝短衣,下穿长裤或加一件短及膝部的围裳。
汉服具备的这些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外观形式,和西式服装大不相同,而且和那些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汉服作为民族服饰完全可以体现华夏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一个发展完备而充分的服饰体系,汉服包含了礼服、常服等各种款式,这些不同的款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这是其他服饰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大国,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汉服的审美特征是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对于汉服文化的研究可进一步开展传统文化中礼仪、节日以及生活哲学相结合的研究。这样为传统文化可提供更好的传承方式。通过汉服的流行,在社会整体中拓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实用思路,进而带动传统优秀文化全面回归。
作者:鲍怀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