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刘元风:用创新助推容城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http://www.texnet.com.cn  2015-09-16 15:02:44  来源:新华网 收藏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

  新华网河北频道9月16日电(魏会博袁志广)首届“白洋淀(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对接会”将于9月19日、20日在保定市容城县举办。此次服装文化节由保定市政府、北京服装学院、新华网共同主办,活动针对性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对河北服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近日,本网专访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就主办服装文化节的初衷、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今天,本网推出“《新思路引领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之容城崛起路”系列高端访谈之二——《刘元风:用创新助推容城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服装节成容城服装产业转型契机

  主持人:刘院长您好,请问北京服装学院与保定市合作举办本次服装文化节的初衷是什么?

  刘元风:此次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举办,是北京高校和河北产业基地互动协同的一个重要举措,将推动容城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将提升北服师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这是我们合作的初衷。北服和很多企业、地区进行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积累了很多经验,相信通过这次合作,能够找到双方未来更深入合作的最佳契合点。

  主持人:您认为容城的服装产业有哪些特点?本次服装文化节又将为容城的服装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刘元风:容城有中国北方服装名城之称,容城的优势是生产加工,在设计、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服装文化节,容城服装产业能在设计水准和品牌建设上实现大的飞跃,在产业理念、观念上有新的提升。这样我们也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对话,真正达到互动协同的作用。

  在服装文化节的前期筹备阶段,学校的部分优秀设计师和容城的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对接,通过沟通,这些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目前双方已经开展了一些合作。

  主持人:正如您所说,服装文化节将推动容城服装产业的发展。那么,对北服而言,本次服装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

  刘元风:北服很多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无论是老师的经验还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很重要。保定有很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容城是服装名城,不远的白沟是箱包、鞋帽基地。我们的合作将有助于学校师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过程,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服装文化节的举办受到各界的瞩目,学校作为主办方,在文化节中有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都将提升学校在服装领域的影响力。

  校地合作助力服装产业提档升级

  主持人:据我了解,北京服装学院一直引领着中国服装的原创设计,请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刘元风:学校是中国服装产业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研发人员300多名,其中教授74人,副教授183人,多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和全国“十佳”设计师。在北京建设“时装之都”“设计之都”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近年来,学校圆满完成2008奥运会系列服装设计,2009年国庆60周年的服装设计制作,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4年南京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仁川第十七届亚运会的服装设计,特别是圆满完成了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工作,“既充满了中国传统元素,又体现了现代气息”的“新中装”,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主持人:从您的介绍可以看出北服在原创设计上的突出优势,那么,北服的原创设计又是如何与服装产业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

  刘元风:原创设计只是我们的优势之一,我们的学科比较齐全,对应服装产业的整个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原材料、品牌建设等,学校积极进行产业对接,通过和企业互动,达到双赢。

  学校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利用新材料进行新的设计,科研、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都是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的,不是空对空,是实质性的对接。商学院进行服装品牌建设、产业链研究,也是企业迫切需求的。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水平得到提升,服装企业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服装产业的提档升级。

  主持人:转型升级是服装业关注的热点,请问包括容城服装在内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在哪里?

  刘元风:创新引领各个产业的进步,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创新。应该说,服装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创新,像你刚才提到的原创设计,新材料、新技术都会影响到它,在进行原创设计的时候就要融合进去。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应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各种创新,推动服装产业的发展。

  此外,不同地域的服装产业水平层次不同,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式也不一样,但都离不开创新。比如,容城是服装制作基地,它目前的产业转型就是加强原创能力,实现品牌化,在这个过程中肯定需要不断创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吴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产业转型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企业人物
进入企业人物>>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