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政策调控:内外棉价于背离中趋于一致
2008年棉花行业的气息带走了2007年棉花价格的变动,2007年在中国政府各项政策调控下,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幅度继续缩小,国内棉花产量和自给率稳步提高,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与国际棉价基本接轨,在保护棉农利益前提下保持皮棉价格基本稳定。
一、2007年中国政府频繁调控棉花市场。
农产品的可再生性,决定了棉花在各国的国际贸易策略中的定位:即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中国各项直接针对棉花的政策亦是以在保证国内棉花供应前提下限制棉花进口、保护本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为目的。
滑准税政策是近年来中国政府直接针对棉花市场实施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滑准税政策首要作用是相对于关税内配额提高了进口棉的关税,相对提高了进口棉的价格,进而相对提高了国产棉的竞争力。
自2005年5月30日滑准税实施到2007年12月31日,以Cotlook亚洲A指数和2007年新滑准税政策计算,滑准税下进口棉花港口提货平均价为12658元/吨,1%关税下进口棉花港口提货平均价为11066元/吨,平均价差为1592元/吨,滑准税使进口棉花税后成本提高14.39%。同一时期,以Cotlook亚洲A指数计算滑准税平均税率为15.9%。比配额内进口棉花税率提高14.9%。
滑准税的第二个作用是,压缩了因国际棉价波动引起进口棉花价格波动的空间,减弱了因国际棉花价格下跌形成的成本优势对国内棉花销售的冲击。自2005年5月30日滑准税实施到2007年12月31日1%关税下进口棉价格最大波幅为44%,是滑准税下进口棉价格最大波幅20%的2.2倍。
二、滑准税政策作为近年控制中国棉花市场的核心政策,必然需要其他配套政策。
其配套措施之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滑准税政策降低了纺织企业进口外棉的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国内棉花的供应量,中国政府必须利用国家储备来调节市场供需,以确保国内棉花供应量,并保证棉花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波动。滑准税实施期间国家储备的收抛行为将经常化,2006年12月26日起到2007年1月26日国家在国内棉花收购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以标准级12700元/吨的到库价格收储新疆棉30万吨,有效稳定了籽棉收购价格,保护了棉农利益。2007年7月中旬国内棉花供应出现了局部紧张,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为了稳定市场,国家抛售30万吨政策性老棉花,实现了新旧棉花年度价格的平稳过渡,保证了市场供应,保护了纺织企业利益。
第二个配套政策是提供棉花补贴。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棉进口,提高国产棉花产量便成了当务之急,所以2007年中国政府提供5亿元人民币的棉花良种补贴,为当年棉花产量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个配套政策是加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收购资金支持。2007年农发行资金支持作为准政策性贷款,为保证籽棉收购、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保证国内棉花产量、稳定棉花价格起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