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爱上三角链
文/黎锦辉,某服装品牌中管,服装行业长期观察研究者
二十四年前的一个早上,一个惠州青年踏上了闯深圳的旅程,他兜里装着不多的一点钱,还是他的母亲卖掉了一头本应补贴家用的猪换来的。此前,这个年轻人已经高中毕业了六年,一直在家鼓捣一点服装生意,仅供维持家计。当建筑工人的父亲也觉得,该让他出去闯荡闯荡了。
这个青年就是欧通国,他出门闯荡的初衷非常简单,只是想能够以小小的身躯为父母撑起一片天。他应该不会想到,自己在十几年后、二十几年后能够数次革命性地推动中国服装产业的成长。
异业资源的革新式嫁接
欧通国,是服装界的一个传奇。他的事业生涯里,开创了许许多多的“第一”:第一个引进国际品牌的代理;第一个使用“专卖店”的概念;第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本土民营企业;直至后来为他刷新更多记录的ITAT。
早在80年代初欧通国便开始从事他的服装、纺织品买卖生意。1990年他创立了“金盾”男装品牌并于1998年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但后来因遭到恶意收购而不得不以失败告终。2000年的他再次企图通过代理法国“幸运”服饰重振旗鼓,但结局仍令人惋惜。
2004年,欧通国再次抬起头,打量起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
中国众多服装企业们主要凭借国内的廉价原料以及劳动力,为国外的客户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但在2004年,他们都在面临着相同的考验:国际上的反倾销逼迫,国内原料价格急升,关税壁垒,人民币升值等。这些因素驱使着国内服装企业不得不走上出口转内销的道路。
经历多年的外贸生产磨合,国内服装生产企业无论从人才、设备乃至生产经验都已具备了国际级的水平。但是分销网络和品牌优势的缺陷,制约了大部分服装企业转型的脚步。自行开发代理商和分销商,不仅费用昂贵,而且风险巨大;选择进货商场、超市等分销渠道,又不得不忍受其高额的进场费、不平等的扣点以及漫长的结算期。
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在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同样陷入窘境的还有国内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商们。因为消费能量的不对等,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们,也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境地:一线地产因为处在黄金地段而受到众多商家的争抢,二线地产却无人问津,二者被现实的消费能量导向到一个资源利用率十分对立的层面。
时装与地产,在普通人眼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然而对于在服装行业已经闯荡了二十年的欧通国来说,却是两个拥有完美嫁接空间的相关互补行业。
在如此的环境之下,是否有一种能把这些非合理配置的资源再一次串连整合,从而做到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营运模式呢?要重新整合供应链,前提是需要每一个环节的积极配合;要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就必须尽可能地精简供应链,把被精简出来的那部分转化为效益。这一切不停地在欧通国的思绪中翻滚。“必须要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把资源重新组合起来。”他一贯以来的创新思维被再次点燃,一套崭新的构想慢慢在他的脑海内浮现。
“三角链”模式
2004年7月,欧通国把自己的构想付诸行动。以“优质、廉价、时尚”的经营理念,在深圳地王大厦创立了第一家“ITAT国际品牌服装店”。发展至今,ITAT已拥有700多家专卖店,网点遍及全国各地,而这些仅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甚至其专卖店的数量仍在以每天两位数的速度增加。是什么成就了ITAT这样一个“奇迹”?回首成长历程,不难发现ITAT的成功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是分不开的。
自我定位
ITAT对消费市场的定位,不再仿照其他国内新生品牌那样追求高端、高价。而是利用高品质、低价位的产品征服国内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中低层消费者。
这种似曾相识的定位,容易使人联想起国际上已经非常成功的服装零售连锁企业ZARA及H&M。他们的产品同样以“优质、价廉、时尚”为主旨,并牢牢地掌握了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把握住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特性:“并不富有,但同样渴望时尚”。在了解目标消费群特性的前提下,他们也成功完成产品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