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山东省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基本建立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9-26 10:48:05  来源:世华财讯 收藏

  在规划布局上,向主产棉区倾斜,向优势棉花加工企业、重组兼并联合企业倾斜,对实力强、改造积极性高的企业优先列入改造计划、纳入公检范围、发放收购资金;积极向国家申请加工改造贷款贴息资金,鼓励纺织企业使用大包棉奖励进口棉配额,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在收购资金贷款发放上,农发行系统向列入全省棉花加工业改造规划企业、完成改造参加新体制运行企业、骨干棉花企业倾斜。2007年共发放棉花收购调销贷款40多亿元;质监部门合理布局公检能力,主动上门为企业参与公证检验提供服务、帮助,及时指导企业参与新体制、新标准运行。

  (四)制定全省棉花加工业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验收办法,严格按新体制、新标准要求规范棉花企业改造改革。2006年5月,制定下发了《山东省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项目验收细则》,对改造项目验收依据、条件、程序、内容、材料等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完成加工设备改造的项目都经市级发展改革委联合纤检所验收,省里进行必要的抽查,确保不走样、不虚报,对验收合格企业按时拨付贷款贴息资金。

  (五)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强棉花公检能力建设。按照山东省棉花仪器化公检实验室规划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11个棉花仪器化公检实验室,安装到位27台HVI,总投资5,700余万元。国家财政补贴1,600余万元,省财政配套补贴2,155万元,08年省配套资金已确定。目前公检能力达近80万吨,可满足我省新体制企业仪器化检验的需求。

  (六)及时为企业申报贷款贴息资金、棉花进口配额,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国家对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实行贴息扶持政策,鼓励纺织企业使用国产大包棉,激励棉花企业更新改造设备。2005-2008年共为200家202台套已纳入山东省年度设备改造计划、完成对主要生产设备和厂房更新改造的企业,或金融机构已发放或承诺发放信贷资金的部分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累计5033万元。其中2008年101家企业投资计划近日下达,待400吨大型打包机及条码信息管理系统等辅助设备安装调试、正常运行,经验收合格后贴息资金到位。

  (七)加大宣传,规范市场,为质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报纸、互联网、专题会议、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企业充分认识参加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了解国家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和省里具体部署,引导企业把握大势、自主自愿通过更新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清理整顿棉花市场的力度,在搞好棉花企业年度复查的基础上,收购加工旺季开展巡回督察,取缔一批无证违法违规加工企业,山东省具备棉花加工资格企业从2005年的890家,减少到目前的736家,先后有154家被取消了加工资格,净化了棉花市场环境。

  二、山东省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基本建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棉花质量、完善棉花市场体系、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经国务院决定,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组织实施,从2005-2009年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改革任务。山东作为棉花生产和消费大省,“两个力争、两个一批”始终是我们推进这项改革工作的目标。即:力争山东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头,力争用五年时间过度到棉花质检新体制,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棉花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名牌产品。

  三年多来,随着企业认识的加深和改革推行力度的加大,山东省棉花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改造、配合公证检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仪器化公证检验棉花量逐年增加,参加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优越性开始显现,棉花加工业技术设备水平提高,质量保障能力加强,棉花资源和金融资本向优势加工企业集中,市场竞争力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基本建立,改革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完成加工设备更新改造企业数量稳增,培植了一批棉花加工骨干企业和棉花品牌。从全国改造进展看,改革前,全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突破12,000家,其中通过资格认定的收购加工企业8,000余家,加工能力2,000万吨。按照全国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五年规划,改造总量控制在2,400台套。截至2008年6月15日,全国已有848家棉花加工企业完成918条生产线改造,大包棉加工能力450万吨。从山东省改造进展看,改革前,全省共认定棉花收购加工企业890家,全省棉花加工业更新改造五年规划目标400台套。2005-2008年全省累计有271家企业纳入改造计划,占全省规划总数的67.8%。截至6月15日,全省已有120家企业完成了改造任务,大包棉加工能力达55万吨。2005年度完成35台套,2006年20台套,2007年40台套。2008年已完成20多台套。得益于政策倾斜、引导,山东省棉花加工业改造步伐逐年加快,像鲁棉天元、圣源棉业等一批企业率先完成改造,创出自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优势显现。

  (二)申请公证检验企业和公检棉花数量呈快速增加态势。全国14个产棉区均有棉花加工企业配合公检机构进行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已覆盖全国。2005年度,全国公检棉花7万吨。2006年度,全国427家棉花企业公检棉花77.53万吨。2007年度截至2008年6月15日,全国共有719家棉花企业公检棉花166万吨。2005年度,山东省有9家企业配合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公检量4,820吨;2006年度22家棉花企业公证棉花2.6万吨。2007年度88家新体制企业申请仪器化公检,实际送检企业63家,到2008年6月底已完成仪器化检验量8.3万吨,是上一年度的近4倍。预期2008年度有200家企业配合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公检量将达15-20万吨。

  (三)纺织业对国产大包棉花认知度逐步提高,大包棉销售畅,价格高。改革初期,纺织业对国产大包棉花缺乏认知,大包小包一样用,公检不公检一个价,对棉花加工业设备更新改造产生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鼓励政策,对购买经仪器化公证检验大包棉的纺织企业奖励进口配额,调动了加工企业的积极性,大包棉花逐渐得到了纺织企业认可,越来越愿意使用大包棉,完成改造企业的大包棉加工成本低,销售快,均价高于小包棉200-500元/吨。近年来,山东省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产量100万吨。全省纺织纱锭数达3,000万锭,纱产量达到561万吨,纺纱用棉量400万吨以上,省内产需缺口300多万吨并逐年扩大。全省棉花进口过100万吨,通过外采和进口基本满足了纺织用棉需要,国家奖励纺织企业进口配额58万吨,山东省企业获得30万吨,从纺织原料需求源头促进了加工企业改造。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行业管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