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破产者? 浙江民企状况调查
“今年一季度以来,我们主要生产加工低端面料为主的订单,出口产品中,低端产品约占到了出口总量60%以上。”上述服装企业销售主管告诉记者,由“质”到“量”的转化预示着,要达到同比出口额的增长,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成本,“现在基本上是采取薄利多销。”
鞋类产品出口增长情况也与服装外贸出口情况类似。
就塑料制品而言,据海关总署5月中旬发布的最新一轮出口数据显示,浙江省塑料制品企业一季度共出口16.3万吨,增长5.3%。
但记者发现,浙江省2009年一季度,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塑料制品较为乐观,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而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塑料制品则继续较大幅下降。
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塑料制品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7%,占同期出口总量的78.2%,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0.6亿美元,同比下降15.8%。同样,浙江私营企业出口塑料制品1.5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2.6%,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塑料制品出口则分别下降5.3%、12.6%。
“目前浙江塑料制品的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塑料餐具及厨房用具等低端产品上。”浙江金华一家塑料制品外贸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9年一季度该塑料制品生产厂所接受的订单,大约80%集中在衣夹、衣架、冰杯、刷子、菜板等厨房用具系列产品之上,此类低端家用塑料制品利润与高端产品相比,都有较大落差。
“低端塑料产品也同样以走‘量’来换取收益。”上述塑料制品外贸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另一组贸易数据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浙江外贸出口所面临的上述尴尬。
据浙江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重工业出口减少26.3%,轻工业只减少11.7%;通信设备、化学原料、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分别减少39.9%、28.4%、26.0%、25.0%和16.2%,而纺织和服装分别只减少13.0%和0.9%,饮料甚至还增加了5.3%。
同时,根据浙江省一季度的有关数据显示,就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水的生产和供应、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煤炭采选业7个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通信设备、化纤、造纸、化工、橡胶、农副食品加工、仪器仪表、木材加工、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印刷、电气机械、皮革、交通运输设备、饮料、纺织等21个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电力、服装、烟草、塑料、食品、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和燃气生产供应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全球产业链依赖度越深,则出口跌幅越大,同时用于国外投资生产、再生产加工的产品,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上述浙江省有关官员告诉记者,“此外,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此类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且此类产品质量等级要求划分需求不如服装、鞋类等行业灵活,低端取代效应不强,而一些以一般贸易为主的终端轻纺产品,由于国外的消费刚性,低端产品可取代效果较强,故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
“不差钱”背后的那些事
“现在很多城市银行,纷纷把眼光都瞄准了分布在浙江各地的中小民营企业。”据浙江省某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对于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媒体相关报道中,除了“破产”“倒闭”之类的词汇外,“融资难”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真的如此困难吗?
“比想象中容易。”浙江商业圈中数位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虽有部分浙江民企爆出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消息,事实上,民间资本极其发达的浙江,从来‘不差钱’”。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三条:银行信贷、民间借贷、PE私募股权投资。
外界一直有传言称,浙江中小企业很难在银行通过信贷方式筹措到资金,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现在很多城市银行,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分布在浙江各地的中小民营企业。”据浙江省某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浙江嘉兴市在2009年对中小企业信贷放出“天量”。据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该市金融机构对于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新增授信户数超过500户,一季度新增小企业贷款超过100亿元。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更是明确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增加小企业融资6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400亿元;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在今年一季度对浙江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约140亿元,一季度新增量在50亿元以上;一直把发展浙江小企业业务作为立行之本的浙商银行,一季度新增小企业贷款达2亿元。
“事实上,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并不是靠银行信贷,而是来源于浙江当地巨额的民间资本。”据浙江商业圈中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浙江而言,规模以下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此类企业的资金往往都是从亲戚朋友中借款或以入股的形式筹措,浙江民间大量的闲散资金为这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与此相伴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则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