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汉服”与“国服”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从顺治时期开始成了全中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剃发易服》的诏书,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统一以满族服饰为标准,使沿袭已久的峨冠博带一下子变成了人们陌生的长袍马褂。汉族民众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做了些让步,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但是应该说明朝之后“汉服”的“交领、右衽、宽衣博带”的精髓便已消亡,时到如今,人数众多的汉族群体更是已集体遗忘了“汉服”的辉煌与华美。当然,360年的清王朝统治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客观原因,而清朝灭亡之后便是人为地否定了汉文化。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被西方列强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血泪史,长久以来挨打落后的局面使中国人失掉了民族自尊与自信,即使那些没有被打断脊梁,一心奋发图强、拯救中华的国人,也总是在想怎样“洋为中用”。如今有人倡议“国服”,更是首推“汉服”,说明我们的国力增强后民族自信心也提高了。
三、呼唤“国服”
中国近现代社会动荡、生活贫困,人们几乎没有重要的社交礼仪活动,尤其是那种需要着正装的场合,因此人们对“礼服”没有了概念也没有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社交范围广泛,需要“礼服”的场合越来越多,这也就给了“汉服”一个复兴的机会。“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饰,它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它是在需要显示民族差异性的场合的展示品,而中国人除了中山装、旗袍便没有标示身份的服装了,可是它们与沿袭了几千年的汉族人的服饰是毫无关系的。当今,汉族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自己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而难堪的。我们应该回到清代以前去寻找汉人服饰的精髓要义,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汉服”作为我们的“国服”。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成员,用“汉服”作为“国服”,我认为在情在理,易于为国人接受。但如今一些倡导者急于求成,使用一些激烈言辞:不支持“汉服”便成了“汉奸”,否定“汉服”复兴的意义,便是对文明发展的阻挠。其实这样往往会事与愿违。“汉服”已中断几百年,对它重新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如今文化多元、讲求个性的时代,强求只会引发逆反心理。“汉服”的推行需要多方面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首先,服装界应该积极配合,在尚未被探索的汉族服饰上多作挖掘,设计出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汉服”。我们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旗袍”和中式服装的专卖店,但几乎找不到带有“汉服”元素的服装。让“汉服”随处可见,让这类服装形成风气,让它成为生活中的实用品,而不应像一些人那样搭“空中楼阁”,复制几件古式“汉服”穿上,走到街上做宣传式的展示,其结果只能让人觉着在做秀,大多数人可能会“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王惠琴
三、呼唤“国服”
中国近现代社会动荡、生活贫困,人们几乎没有重要的社交礼仪活动,尤其是那种需要着正装的场合,因此人们对“礼服”没有了概念也没有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社交范围广泛,需要“礼服”的场合越来越多,这也就给了“汉服”一个复兴的机会。“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饰,它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它是在需要显示民族差异性的场合的展示品,而中国人除了中山装、旗袍便没有标示身份的服装了,可是它们与沿袭了几千年的汉族人的服饰是毫无关系的。当今,汉族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自己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而难堪的。我们应该回到清代以前去寻找汉人服饰的精髓要义,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汉服”作为我们的“国服”。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成员,用“汉服”作为“国服”,我认为在情在理,易于为国人接受。但如今一些倡导者急于求成,使用一些激烈言辞:不支持“汉服”便成了“汉奸”,否定“汉服”复兴的意义,便是对文明发展的阻挠。其实这样往往会事与愿违。“汉服”已中断几百年,对它重新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如今文化多元、讲求个性的时代,强求只会引发逆反心理。“汉服”的推行需要多方面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首先,服装界应该积极配合,在尚未被探索的汉族服饰上多作挖掘,设计出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汉服”。我们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旗袍”和中式服装的专卖店,但几乎找不到带有“汉服”元素的服装。让“汉服”随处可见,让这类服装形成风气,让它成为生活中的实用品,而不应像一些人那样搭“空中楼阁”,复制几件古式“汉服”穿上,走到街上做宣传式的展示,其结果只能让人觉着在做秀,大多数人可能会“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王惠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