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衣舍:百亿雄心的“内在逻辑” | 转型
3三个理解产品,情怀,内容
随后的采访中赵迎光提到他对互联网三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产品为王到底对不对?他认为虽然很多人谈互联网产品为王,但更多的人对此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他举了线下和线上的例子。比如说杰克琼斯的衣服,线下衣服就挂在那里,顾客可以试穿一下,好不好马上就知道了,这之中杰克琼斯会有一定的影响,顾客可能就冲着杰克琼斯来的;但互联网上许多细节一下子冒了出来。比如模特,同样的一款衣服可能就因为模特不同有的卖1万件,换个模特却只能卖100件;还有文案,一句话可能就对购买产生影响,因为线下购买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而网购买可以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顾客就可能翻来覆去看半天。在这种全暴露的情况下做到90分和80分却是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上一件衣服牵扯到方方面面,有一点点做不到就输了。他说:“互联网有句行话:一公分宽,一公里深。所以当有人说产品为王时,互联网的纬度其实挺多,这要在每个纬度上做到极致才行。”
▲韩都衣舍仓库。
第二,电商要有一种互联网情怀。
由于是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充分对称的平台上竞争,电商存活下去的关键是占领每一个细分市场。这就要求电商必须精准地为细分的小众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精准就是发烧。“为发烧而生就是一种互联网情怀。”赵迎光认为发烧永远都是小众,是那种吃辣只吃辣到一定程度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的那种辣。“你在做每类品牌时要找到你的核心用户,讲你小众的东西,从而影响大众,形成你的品牌势力。”赵迎光说,“没有这种为发烧而生的情怀就有可能让别人将你的细分市场切走,你就没有客户。”
第三,互联网的品牌人格化到底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大宝天天见”!
在互联网上低成本高频互动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传播模式是80%花费在渠道上,只有20%在内容上,互联网时代倒过来了,80%用在内容上,只需花20%的费用就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尤其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变成了传播者,传播者就需要内容,内容自然成了稀缺资源。为适应这种状况,那些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有深度、有丰满内容的团队就成为抢手货。
“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要努力变成一个内容公司或传播公司。”赵迎光说:“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知道不要去开微店。微信说到底是一个营销平台而不是一个销售平台,它是人和人的关系,朋友圈里面涉及的是你的品牌。传播好,品牌就建立了。”
“当然,想明白了还有一个落地的问题。但起码我们现在想明白了,关键就是怎么做的事了。”赵迎光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