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引起企业恐慌 劳务派遣谁是最后一棒
劳务公司生意火爆
春节前连日大雪,南京不得不放慢了生活的脚步——很多单位推迟了上班时间,有些单位甚至放了长假。而劳务派遣公司并没有因为大雪而影响工作进度,相反,这些公司异常繁忙。
在江苏汇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德服,一个60岁左右的老人,正忙着打电话,“最近都没空啊,我现在手里有500多人的保险要交,明天还要出差,要忙到年后了。”
几名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着处理劳务派遣合同。一名女工作人员说,为了录入新签订的合同,她在电脑前一上午也没挪窝。
正值午饭时间,几个工作人员合伙叫了外卖,边吃边工作。其中有人告诉记者:“这些天都非常忙,下午我们几个要跑劳动局,回来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公司几个跑业务的工作人员整天忙得不见人,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许多单位找上门来,有学校,也有制造业的企业。”
南京大运劳务资源有限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成立当年收入十几万元;到2006年,收入增加到40多万元;2007年80万元;今年有100万元的任务。公司最初的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8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
对于今年的任务,该公司工作人员信心十足。“没办法,现在业务很多,忙不过来。”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现在等人上门来,过一段时间,再增加一批工作人员出门去找。”
从鼓楼区人力资源中心的发展可以看出劳务派遣的火爆,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当时公司只有十几个劳务派遣工,2001年的时候达到500人,2002年有1000人,2003年有3000人,2004年有6000人, 2005年8000人,2006年10000人,今年1月的数字是3万人,占鼓楼区职工人数的二分之一。
据了解,南京市共有人力资源公司(职业介绍机构)140多家,近几个月来,劳务派遣业务量激增。
劳务派遣变身
劳务派遣,这一用人方式最早起源于日本、美国。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安徽腥擞萌恕保庵终衅负陀萌讼喾掷氲挠萌四J剑饕糜诜浅て诠ぷ鞲谖弧�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近期,劳务公司却承接了大量长期岗位的职工,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约,通过劳务公司派遣回来工作。
南京大运劳务资源有限公司业务经营包括职业介绍和劳务派遣。谈到职业介绍,一位周姓工作人员埋怨,这个职业介绍做得很累,而且来钱少,做起来很不划算。
而现在,他们主要做劳务派遣。他们公司的挂靠单位中有一个出租车公司,他们负责帮助出租车司机交纳五险,每个司机每个月要收费20元。
据了解,该出租车公司有500多辆出租车,1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全部与这个劳务公司签了劳动合同。
- 珠三角纺企调查:劳动争议案仍居高不下 (01-20 09:21)
- 年底订单多 外来务工者提前回家难煞纺织企业 (12-23 08:30)
- 中国华芳集团:书写和谐企业大文章 (10-16 10:59)
- 上海东隆:稳健实现内外贸并举 (05-05 14:42)
- 全国政协委员:失业率上升非劳动合同法所致 (03-12 13:12)
- 《劳动合同法》不会因危机而修改 (03-11 14:28)
- 尹蔚民:新劳动法实施后劳动合同签约率上升 (03-11 14:28)
- 人大代表梁慧星:劳动合同法必须要大改 (03-11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