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重任:防止通胀的衍生效应
因此,在负面贸易条件冲击之下,通货膨胀是倾向于上升还是下降将取决于这两种效应何者占上风。
但不论是供应效应还是需求效应占上风,如果在日用品价格的增长方面开始出现“名义衍生效应”(nominal second round effects),那么前两种效应都会被压下去。如果定价者与社会参与者开始将,也许是暂时性的价格上涨看作是永久性的,那么对通胀预期的不安就有可能演变为主导因素。
货币政策必须坚定地以维持中期价格稳定为导向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战略定位为中期,这决定了,监管委员会会适当地降低对短期价格波动的考虑。
货币经济学方面的近期研究支持了我们的中期定位。一方面,有大量的理论文献探讨,运用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最佳时刻在哪里。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吸收相对价格冲击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更弹性化的价格——例如日用品和石油价格——来迎受上行或下行调整的冲击,与此同时保持比较非弹性化的价格与工资的稳定,并防止因为可能的“衍生效应”而出现通胀压力。另一方面,货币决策对价格的作用会出现传递延迟(近期欧洲央行与各国央行对货币政策效果传递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延迟通常是长久而多变的,因此,任何对短期价格变动作微调的企图,都是不应提倡的。
考虑到这一点,一些观察家声称,由于贸易条件冲击常会影响标准的价格衡量手段,各国央行应当更多关注对所谓“核心”或“潜在”通货膨胀率的衡量,甚至应当根据对核心通胀率的衡量来确定央行的目标。该观点认为,这样的衡量将有助于避免货币决策者过度关注与根本价格趋势无关的暂时价格波动。而我们的中期定位恰恰允许我们透过暂时的价格波动,以前瞻性的方式评估与价格稳定有关的风险。
除此之外,这一定位还避免了一些在界定和衡量“核心通胀”时的技术性难题。首先,很难区分潜在通货膨胀的不同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第二,预先就对核心通胀的定义达成令人满意的一致意见,并非易事,因为未来冲击的性质非常不明朗。第三,对核心通胀率的衡量也不一定就有良好的“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的性质。
欧洲央行的研究尤其表明,对于欧元区而言,排除能源与非加工食品价格后对核心通胀率的标准性衡量,并不具有令人满意的“先行指标”性质。这意味着,能源、日用品等产品之多变且弹性化的价格是非常有用的,不应被排除在央行监控的广泛价格指数之外,因为这些价格能对各国市场,甚至经济总体中的通胀压力提供及时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对价格稳定作清晰透明的界定,有助于人们形成稳固的通胀预期。如果没有这样的界定,一些私营机构就会把通胀形势的恶化误读为央行目标的变更,使人们产生紧张的通胀预期,最终导致“衍生效应”。根据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来界定价格稳定,就能提供一个清晰、可衡量的标准,据此可以确定央行的责任,并能指导人们对中期价格变化形成预期。与此同时,在我们对价格稳定的风险作例常性全面评估的时候,也会将对“潜在通胀”的种种衡量作为变量来分析,因为这样做偶尔也有助于评估长期的价格变动态势。
总而言之,货币政策应当如何来维持并巩固当前的成绩,即平稳的低通胀环境,同时又有助于收获全球化进程的成果?在世界经济飞速演变的背景之下,货币政策必须坚定地以维持中期价格稳定为导向,并查明趋势通胀。因而,采取前瞻性的政策立场将是最为合理的做法,即密切留意全球化使通胀形势复杂化的效果,看透暂时的变化,始终保持警觉,并始终坚定地致力于防止“衍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