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重任:防止通胀的衍生效应
全球化绝对是当今时代人们分析最多、讨论最多的经济现象之一。“全球化”这一概念意味着跨国市场融合、各国及各国政策的相互依赖,以及根本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学家素来将全球化认定为一个市场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引致世界范围内商品、劳动力与服务市场的价格趋同,以及贸易量与资金流的增长。
当前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恰逢中国、印度及前苏东国家重新融入世界市场,使全球的有效劳动力翻倍,从约15亿增长到30亿。因此,在很多时候,当前有关全球化的讨论势必会涉及新兴经济体的出现,以及它们对世界体系的影响。
在公共讨论中,全球化使大量的政策问题纠结在一起,例如:贸易自由化以及低工资经济体带来的竞争;外国直接投资与“离岸”问题;国际资本流动;移民及其给成熟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压力;科技全球传播的影响——有关知识产权的讨论就反映了这一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一方面,全球化得到了支持者的热情颂扬,因为它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他们所用的言辞,与将近一百年前凯恩斯对一战前“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全盛期的描述毫无二致。另一方面,限制商品、服务、理念与人口流动之障碍的大量减少,也遭到了批评,因为有人认为,这种减少使穷国与富国中处于弱势的工人与家庭,以及环境与文化多样性,都丧失了必要的保障。所有这些都使全球化成为了国际政策辩论的焦点。
全球经济的日趋相互依赖,对于各国央行来讲也极为重要,因为这一情况也许会影响到国际商品价格的形成、通货膨胀过程、资产估价、跨国资本流动的分布以及国际金融稳定等许多问题。
全球化与价格变化
经济学理论预言,国家经济边界日渐消解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资本、商品与服务国际流动的增长,应当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导致资产、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与趋同。由于不同类型国家经济边界消解的速度不同,也许可以预言,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相比,资产价格会出现更大程度的趋同。
当前的证据似乎支持这一论断。尽管有大量的证据显示,带有类似风险特征的资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带来了非常类似的收益,但类似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各国间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许多观察家业已指出,尤其自2000年以来,主要货币的长期实际利率已经趋同到非常类似的(低)水平。不仅如此,这些利率相互影响的程度也大大提高,说明它们或许是受一种全球性因素的推动,这一因素受某一地区实际经济增长状况的影响很小。
与此类似,要估算总体价格趋同的状况,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世界银行最近对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根据该计算,平均而言,2004年中国与印度的物价仍分别只有美国物价的约二分之一与九分之一。
但是,全球化带来了一个显著的新情况,即尽管价格水平的趋同度有限,通货膨胀的态势却似乎反映了各种全球性因素的影响。
这一影响也许可以归因为,全球化对影响全球趋势通货膨胀(trend inflation)的诸种因素,可能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但同时,全球化力量的周期性效果(例如从1999年到2007年的油价上涨),也许亦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