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回顾

2008年纺织盘点 2009年纺织盘点

名称解释

50+110: 在“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50项关键技术,推广110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十二五特色:除了单独的信息化技术分类之外,“十二五”纲要在其他各个分类中,也列出了多项信息化技术,证明了五年来信息化技术与棉纺、印染、服装、纺机等行业的生产工艺与制造装备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行业盘点

2010toocle盘点 2010化工盘点 2010医药盘点
纺织“十二五”规划

专家讲话

  • 杜钰洲

    杜钰洲:纺织服装业应以科技创新迈向“十二五”

      2010年11月20日—2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大会暨中国服装协会男装、女装、童装、服饰、内衣专业委员联合年会在上海召开。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内容是基于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上所述[详细]

  • 许坤元

    纺织业“十二五”期间将突破推广50+110项技术

      纺织行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19日发布,在“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50项关键技术,推广110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科技进步纲要的发布和实施因此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在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上表示[详细]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加强纺织基础理论研究,掌握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开发应用和先进纺织装备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上自主掌握纺织高新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

——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节能减排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大规模实现清洁生产,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主要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前三分之一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完备,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

——行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管理和营销模式的现代化;

——生产效率继续提高,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争取比2010年翻一番。

一、基础研究
开展纤维材料功能优化设计、成型基本理论研究,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可再生资源纤维及新型仿生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纤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研究等,指导关键技术产业化研发。研究新型芳杂环聚酰胺共聚纤维、聚酮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常规品种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技术,到2015年基本完成小试。开展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研发等精细化工研究,提高纤维加工配套材料的国产化水平,并促进纤维材料功能化、差别化水平的提升。
二、纤维材料
加快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物质纤维、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研发,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全面实现产业化大生产,初步满足国防工业和民用高端领域基本要求。提高天然纤维培育种植科技水平,优化天然纤维品质和品种。超仿真纤维重点发展仿棉涤纶和仿毛纤维,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型、超细、复合等技术,提高纤维综合性能,超越天然纤维的可纺性、可染性、舒适性和阻燃性。到2015年,超仿真仿棉纤维达到800万吨左右。
三、纺纱、织造
突破嵌入式纺纱技术在棉、麻纺行业深度加工的工艺技术,到2015年在主要棉纺、麻纺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研究多组份纤维复合混纺技术和新结构纱线加工技术,使其应用比例达到15%,差异性多功能纤维种类达到5种以上的产品规模化生产。研究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织物自动检测和分析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染整
突破生物酶精练、棉织物低温漂白、茶皂素退煮漂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新技术,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加工技术。到2015年,棉织物低温漂白等前处理新技术完成产业化研发,并在行业中加快推广;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技术在圆筒推广50条以上生产线,平幅路线推广20条生产线。发展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高新技术,为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五、产业用纺织品
突破高性能、高档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用、过滤用、交通工具用、安全防护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一批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重点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的加工技术,解决可吸收纤维以及制品的加工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
六、服装(机织、针织)和家用纺织品
加强服装企业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高档服装原辅材料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到2015年,实现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达到产业化标准,服装大规模定制技术达到示范应用标准。实现我国高档非粘合覆衬西服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
七、节能环保技术
重点完成50项(附件1中标注★号)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攻关。环保型纤维加工技术11项,重点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纤维加工技术,浆纤一体化、蒸发和结晶一体化粘胶纤维生产技术,汉麻秆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麻纤维生物脱胶及前纺加工技术等。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17项,研究棉织物生物酶精炼、低温漂白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泡沫、涂料、涂层、冷轧堆和微胶囊染色等低给液率染色及整理技术,涂料染色、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新型转移印花等少水、无水印染加工技术以及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等。
八、纺织机械
紧密围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突破一批高新技术纤维专用装备,提升传统纺机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水平,加快纺机产品差异化、模块化,研制高性能产业用纺织机械和节能减排型纺织机械,提高纺机专用件和配套件的技术水平,加强纺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机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机床数控化率。
九、纺织信息化技术
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纺织工业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重点研发面向生产制造层面的制造执行系统(MES),面向企业管理层面的以ERP和RFID为核心的纺织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面向供应链和行业宏观决策层面的纺织宏观经济决策支持和知识库系统,面向纺织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着眼于提升整体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物联网技术。
十、纺织标准研究
“十二五”期间,标准要为转变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制定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产业用、家用纺织品和服装标准,纺织新材料、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高新性能纺织品、功能服装等重点产品及相关检测和评价标准,纺织机械装备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标准,纺织品服装与纺织机械安全标准。通过对一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制定一批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标准,提高纺织工业标准整体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升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回顾“十一五”

“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成绩
  2004年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基于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和行业自身产业提升的客观需要,制定并发布了《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提出了行业中急需解决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简称“28+10”),并于2006年、2008年两次进行了细化和修订。近年来,行业围绕“28+10” 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完成任务
(一) 纤维材料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二) 纺织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明显进步
(三) 绿色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进展较快
(四) 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迅速
(五) 纺织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制造水平提高
(六) 信息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七) 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机制建立
(八) 标准化建设得到较快推进
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虽然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成果显著,但从整体上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关键技术研发进展相对缓慢,新产品自主开发和设计能力仍有不足,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由于行业规模大,集中度低,企业间技术装备水平差异较大,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也仍有差距。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纺织产业转移

产业政策转移

为何要进行产业转移

  纺织工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占我国纺织产业规模85%的东部沿海地区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而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按照《意见》所指出的,推进纺织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加大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转移,发展经济并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地缘广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各行应对

  • 内地棉纺产业转移:新疆或成首选地

    在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背景下,新疆已成为承接内地棉纺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9月13日,来自全国纺织行业政府、协会、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代表齐聚新疆石河子市,参加主题为“调整……[详细]

  • 纺织产业转移有助于化纤行业的产能转移

    我国化纤行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南部地区的能源和用地情况都十分紧张,化纤又是高耗能产业,使得沿海地区每年限电成为惯例。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详细]

  • 河南桑蚕生产战略性转移初见成效

    根据目前伊川、洛宁两县农民要求情况,在今年4500余亩新桑园的基础上,预计今冬明春桑园面积可发展到10000亩以上,3年内桑园面积可发展到3万亩,到2015年两县桑园面积可达到6万亩……[详细]

各地承接产业转移

  • 河南: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当仁不让

    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昨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纺织产业的官员、学者和纺织企业的大鳄汇聚中原,共同探讨“中国纺织经济转型中的产业转移”课题。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在昨天上午省政府、工业……

  • 福建泉州服装企业与豫企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由于外贸订单增加、人力资源紧缺,东南沿海纺织服装企业加速向中部转移。在郑州高新区,10多家福建泉州服装企业与90家豫企举行订单转移对接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回暖,国外服装需求不断增加,福建……

  • 河南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纺织业已签107亿

    具体规划包括:利用郑州现已规划的纺织服装物流中心和纺织服装贸易中心,分布推进市级区域配套市场关联耦合,建立区域市场联盟,不断提高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时重点支持企业以采用新工艺、新装备……

  • 沿海地区生产成本攀升 纺织制造业基地加速内迁

    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受到两股力量的推动:政府投资和成本不断上升。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借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是交通运输。例如,政府出台了极具雄心的高铁网络拓展计划,到2020年,将把高铁总里程增加两倍……

  • 安徽纺织转变增长方式 招商引资形成各地特色

    传统的安徽纺织业一向以棉纺织为主体,以丝绸、化纤、麻纺为特色。但在2009年,安徽棉纺织产值只占纺织行业总产值的27%,而服装产值却超过棉纺织业,占行业总产值的28%。服装产值超过棉纺这一标志性的变化,体现了安徽纺织行业……

  • 总投资30亿元的纺织项目落户福建尤溪经济开发区

    11月10日,尤溪县和长乐星辉针织有限公司签定合同,总投资30亿元的经编、服装面料印染、大化纤项目落户尤溪经济开发区。此次引进的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完成投入生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将引进德国……

全国纺织产业集群175个试点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
1.辽宁省海城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2.江苏省常熟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3.江苏省江阴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4.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5.江苏省海门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6.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7.江苏省睢宁县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8.浙江省海宁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9.浙江省绍兴县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10.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名城
1.河北省清河县中国羊绒纺织名城
2.河北省南宫市中国羊剪绒·毛毡名城
3.河北省容城县中国男装名城
4.河北省磁县中国童装加工名城
5.河北省宁晋县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6.河北省高阳县中国毛巾·毛毯名城
7.山西省晋中市(榆次)中国纺织机械名城
8.辽宁省康平县中国针织塑编名城
9.辽宁省兴城市中国泳装名城
10.吉林省辽源市中国袜业名城
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名镇
1.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中国裤业名镇
2.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
3.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
4.江苏省常熟市碧溪街道中国毛衫名镇
5.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
6.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中国针织服装名镇
7.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中国羽绒服装名镇中国针织名镇
8.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中国防寒服·家纺名镇
9.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中国经编名镇
10.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中国亚麻纺织名镇
政策调控措施

棉市政策调控

宏观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