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请举起“配饰”这面旗
网络促进配饰
与服装相比较,配饰因为不涉及太多尺寸的问题,所以更具有网购的诱惑力。据美国零售商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统计,配饰、鞋和服装的线上销售达到200亿美元,仅次于网上旅游的在线销售。其中,珠宝的销售为52亿美元。而专门调查奢侈品市场的研究公司Unity Marketing所作的调查发现,46%的奢侈品消费者会通过网络购买珠宝、手表等配饰。丹泽尔说;“网络对奢侈品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奢侈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在建立网站,以换取更大的销售。”
的确,在采访中,董总表示:“网络是现在品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包、珠宝等配饰,是比较格式化的产品,非常适合网购。我们正在研究、着手建设我们的网络。因为成本低,我们在网络上卖的价格肯定要比实体店卖得便宜。所以,如果网络建成了,无疑将极大推动配饰的发展。”
这一点,显然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从冰向火跨越的又一种机会。起码,在服装行业现在面临的渠道问题上,可能对配饰的发展,不会有那样大的限制。
最有包容性的配饰单品
两要两不要
it bag的辉煌,离不开制造者们对包的特性把握、挖掘和高明的市场推广手段;it bag的走低,也只能说是制造者们的不当操作的结果。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近,著名时尚评论员苏西·门克斯(Suzy Menks)说:“时尚总是有霸主的。而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it bag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不过,她随后指出,it bag将被it watch代替。
其实,it bag将死或已死的言论早已传开,但与此同时,也有评论认为,包的市场还将继续存在。到底谁是谁非,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路是人走出来的,是生是死,还是要看it bag幕后的推手怎么做。而对中国企业来说,it bag是国外企业创造的名词和时尚,我们最关心的应该是it bag这一路走来的过程都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然后用它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时尚。
两要
“过去,鞋子成就男人;而如今,包成就女人。”纽约的市场调研公司Luxury Institute的首席执行官米尔顿·派卓泽(Milton Pedraza)如是说。而英国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2007年,由于it bag的推动,包的销售增长了139%。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里,这个市场每年增长30%,2007年已经达到4.68亿英镑。
爱马仕、普拉达、芬迪、香奈儿、LV、克洛伊......如此多的品牌都进军包的市场,都推出it bag,非但没有互相抵消,反而都狠狠地赚了一把。它们靠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及时意识到并抓住了包的功能性和宽容性;二,市场推广的高明,尤其是将名人效应发挥到极致。
包的功能和宽容
做秀、炒作,只能逞一时之势,作为产品、作为商品,要想有长久的销售,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的需求和市场的基础之上。千万不要以为,it bag只是有钱人拿来应一时消遣的无意义玩物;也不要想,这只是他们虚荣心一时膨胀、跟风的产物。it bag对他们是有切实的使用价值的。
正如包的最初诞生,是因为女装变得贴身,不能再遮掩藏在服装里面的口袋一样。大名鼎鼎的Birkin(伯金)包的诞生,也可以说是女星简·伯金(Jane Birkin)寻求更具功能性包的产物。当年,简·伯金和爱马仕的第三代掌门人让-路易斯·杜马斯(Jean-Louis Dumas),在巴黎飞往伦敦的飞机上比邻而座。伯金向杜马斯抱怨,所用的包能装的东西太少,以至于她没有好用的包。于是,爱马仕就按照伯金的要求,生产了Birkin包。
纽约FIT学院博物馆的导演威乐瑞·斯蒂尔(Valerie Steele)说:“之所以这些设计师包会在20世纪90年代大行其道,是因为当时在服装方面流行极简主义。你可以是个极简主义者,但这与你想拥有一个出彩的包并不矛盾。”一位拥有数个it bag的美国消费者坦言:“我承认,我拥有很多设计师包。我喜欢它们,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功能,而不是它们引以为荣的名字。”
纽约的一个趋势预测公司的副总裁让娜·芒特福德(Jayne Mountford)则说:“包代表着一种任何女性都可以拥有的时尚,不管她的体型如何。”的确,当很多美丽的衣服因为尺寸问题,将很多有消费能力但却没有身材的消费者拒之门外时,包的宽容却给了这些消费者追求时尚的信心。制造商也无需再为此支付巨大的成本。国外时尚评论员指出,品牌商必须为日本消费者专门做小码的服装。即使同在亚洲,即使同在中国,尺码也会有很多不同,中国北部的城市如大连的消费者就要比香港的消费者高一些。即使同在欧洲,荷兰人比法国人要高。在纽约和好莱坞,苗条是仅次于信仰的需求;而在印度和中东国家,尽管已经越来越注意健康问题,苗条却并不是一种主观选择而是贫穷的客观结果。而包,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所以,包因为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占据着更大的顾客基数。比起服装,其需求和市场,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对正在登场的it watch、it jewellery充满信心,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它们受到尺码的限制较小、适合更多的顾客群。
而且,即便包已经有了如此的先天优势,各品牌为了打动更多的消费者,仍在款式、尺码上颇费心思,力求使包的功能和时尚诉求扩大到最大。Celine的皮革和配饰总监索菲·博卡特(Sophie Brocart)就对设计师博拉哥诺(Boragno)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包可能高个子女性拿着会很好看,但是对小个子的女性却不是很适合。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模特一样的好身材。”对此,博拉哥诺欣然接受,说:“很多设计师都希望被当作主角,而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包能到达消费者,因此,我们需要与商业方面合作。”
所以,那些抓不到消费者的中国服装企业,不妨从商业的角度出发,从产品入手,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捕捉到更多的有效消费者。而且,我们的服装企业,应该明确一点,服装企业不能局限于做衣服,而是要制造时尚。但凡可以为时尚加分的产品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开发。这应该比跨行业会省时省力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