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李如成:三大主业发展方向
三
在雅戈尔早先的架构中,集团的副董事长,同时也是李如成弟弟的李如刚分管公司的纺织服装业务,李如刚早期曾经是公司工厂的负责人,直到今天仍然被一些老员工称呼为“厂长”;从1989年即开始与雅戈尔合作、并且在1997年正式加盟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蒋群负责公司的地产板块雅戈尔置业;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投资业务则由李如成本人亲自负责。
李如成的投资天赋让人赞叹,有一段时间这种天赋甚至为他赢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盛赞。他投资中信证券的案例直到今天仍然为不少投资界人士津津乐道,但是随后在海通证券上的失手也为他引来不少诟病。但无论如何,李如成自己只将对投资亲力亲为视为权宜之计。随后,他就趁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业人才进行了一番洗劫。他笼络了一批中国最早的基金业从业人士,于2008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凯石投资管理公司。原富国基金的副总裁陈继武是这家投资公司的新的领导者。李如成自己的独生女儿也在这家公司工作。2009年,雅戈尔参与了国内9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同时亦参与创立了包括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和无锡新区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参与的无锡领峰创业投资合作基金。
与此同时李如成亦对公司的地产业务进行了梳理。负责操盘地产业务的雅戈尔置业控股有限公司,涉足的行业包括地产、旅游、酒店和物业,在2009年时已经是一家净资产接近50亿元、总资产超过200亿元的公司,在一项评选中被列为浙江房地产开发企业20强中的第四名。雅戈尔置业仍然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宁波、杭州和苏州三个城市,但是李如成也表达了自己对上海的向往,“看看未来有没有机会能够进入上海”。对地产公司的管理被确立为一种“控股总部-区域事业部”的二级管理制。2009年李如成投资了64.8亿元用于土地储备。身处云南之时,尽管李如成判断地产业即将进入调整期,但也坚信雅戈尔的地产业务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具备不错的收益。
于是,戏称自己“哪里困难就到哪里去”的李如成开始将目光投注在纺织服装行业上。尽管从对利润的贡献来看,员工人数以万计算的纺织服装行业不如员工数只有几百人的地产,而员工数目以百计算的地产业务又不如只有几十名员工的股权投资业务;也曾有人说,李如成本人曾感慨道:“我做了三十多年服装,利润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但投资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能赚制造业三十年的钱!”但是服装业显然仍是李如成的挚爱。一方面服装业能够为雅戈尔集团带来巨大的现金流,2009年,尽管服装业仅为上市公司贡献了4.5亿左右的利润,但收入却有69亿之多。另一方面,雅戈尔服装也是这个品牌的主要承载体。正是因为雅戈尔在服装业上取得的成就,李如成才能够在随后进入地产和投资时取得别人的信任。
一位熟知雅戈尔的内部人士曾经这样分析李如成对各个主业的投入程度。在上世纪90年代雅戈尔请一名法国设计师来为雅戈尔做了著名的大卖场模式之后,李如成的精力几乎全投注在雅戈尔服装的自建大卖场和销售模式的转型上。随后,李如成在原料的供应上同香港公司溢达以及中国大陆公司江苏阳光谈判未遂之后,雅戈尔在宁波总部的对面通过合资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毛纺厂和棉纺厂,尽管这一举动在当年引发了各方的质疑,但是李如成仍然坚持认为,“要想建立一个高端品牌,对原料的需求会很高”,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深感自己对产业链影响力不足的李如成开始建立自己的垂直产业链,其举动包括在新疆自建新昊棉生产基地(一种比长绒棉更为优质的棉花),在云南建立汉麻生产基地等。李如成在此阶段的精力仍然集中在纺织服装行业。随后,在雅戈尔在房地产行业大举扩张时期,地产业务也是由李如成亲自掌舵;接下来,占据李如成最多时间的就是雅戈尔的早期投资时期。
如今,随着地产和投资两块业务结构的理顺,李如成的精力又可以重新回到服装行业。
这时,他为雅戈尔服装确立了一个多品牌发展的策略,并且希望这个策略和背后的组织模式能够再次驱动雅戈尔前行。在雅戈尔历史上,李如成一直是一个慷慨的老板,他曾经三次毫不吝啬地将股票分给自己的员工。但是在创业30多年之后,他发现,股票所带来的激励已经产生了局限效应,因为那些持股最多的员工正是在雅戈尔时间最长的员工,他们和他一样富有,但都已经不再年轻。而新加入的年轻人正在渴望着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受益于李如成的慷慨。基于品牌的独立事业部,可能正是李如成能够找到的办法。
在饭局中,谈论到信仰和算命的问题时,本报记者笑着问李如成信什么。旁边陪同李如成的宁波人士急忙反驳道:“李总是雅戈尔集团的党委书记,怎么可能信什么?”与此同时,李如成却掰着手指调侃道:“我信什么?我信阿拉伯数字。你看,员工的收入、给政府的税收、给投资者的回报,还有企业自身的增长……”正像童话中穿着金舞鞋的公主一样,只要音乐不停,就不能停止跳舞,李如成必须在腾挪之间不断寻找到驱动这家公司前行的新动力。